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应对挑战,其关键是要发挥我们的主动性,并善于变被动为主动。党中央要求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一,要在正确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掌握应对挑战、并把挑战转化为机遇的主动权。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挑战与机遇是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的,应对挑战就是抓机遇,因为挑战不仅是相对于机遇而存在的,而且挑战的背后就是机遇,挑战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机遇,就看我们自己能不能、敢不敢去抓住推动这种转化的主动权。这就是挑战与机遇的辩证法。第二,要利用挑战带来的压力去开创新局面。也就是说,挑战可以“倒逼”我们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和其他方面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只要坚持以我为主,在应对危机中主动地调结构、保民生,就可以把压力转化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变被动为主动。第三,还要善于在机遇与挑战的统筹考虑中形成新的战略。发展战略的制定,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性。这就是要客观地全面地分析我们面临的有利的和不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制定我们的新战略,包括确定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新的增长点。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主动地去抓机遇,主动地在挑战中发现机遇,主动地去抢占先机。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并且还将继续告诉我们,除非中国人自己不争气,世界上谁也阻挡不了“中国梦”的实现。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只有正确对待和把握机遇与挑战等问题,我们才能不因取得伟大成就而盲目陶醉,才能不因面临各种挑战而盲目悲观。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惟有紧紧抓住今天依然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勇敢应对各种挑战,才能将“中国梦”的美好希望变为美好现实。
总之,实现“中国梦”,必须像十八大报告要求的那样,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加以考虑,遵循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逻辑,在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中圆我们的民族复兴之梦。
【注释】
[1]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01).
[2][3][4][5][6]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42,357,370,371,354.
[7][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下):1857,1859.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