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分析和反思(2)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分析和反思(2)

三、在中等收入阶段,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险的变迁,要求发挥经济快速生长作用

在中等收入阶段,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险的增加能够容易地促进经济的快速生长,即使社会已处在经济发展速度落后的状态中。中等收入阶段的特征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厂和工业生产规模的延伸扩大。首先、GDP增长很快,许多国家取得二位数增长;第二、税收增加也很快,并超过了GDP的增长;第三、企业收益增加很快,经营好的公司收益取得显著增加。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得出结论:居民收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需要相应地大量增加;事实上经济大规模扩张,GDP、税收和公司利益增加,不论社会生产率或企业单位资本收益确实已增加了。但是,任何居民收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的水平提高,会使企业和社会处在巨大压力之下,社会福利方面的总支出将沿着复制性劳动发展和经济延伸扩张而继续增加。由于是社会福利、社会保险覆盖于相当数量的人民,其增长将象劳动者从农村转移至工厂一样,导致更高的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有些中等收入国家忽视经济特征依然是复制性劳动和扩大再生产的事实,在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水平上走的太早太急,将其经济置于巨大困扰中。特别是,扩张式经济生长最终被劳工、土地和市场等因素困扰,导致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此时,社会福利巨大支出将使问题放大。一些拉丁美洲国家的政府出现债务危机就和超大公共支出(包括社会保险等)有关。

在中等收入阶段,税收的增加首先致力于教育和关键的科学研究项目,去培养受更高教育和能干的人才,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同时,企业收益的增加应首先致力于发展核心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发展,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创造性劳动急速进展之前,事先订好劳动社会分工新目录,事先确定需新增劳动者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要求,事先确定个人经济状况得以根本提高的期望,事先缓和地解决多种社会争执和冲突。

四、在中等收入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的社会冲突发生的变化

在中等收入阶段,企业生产的急速扩张打破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平衡,导致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特别在居民收入差距发生扩大时,能轻易地导致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

第一、通过复制性劳动而得到的资本积累是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中等收入阶段的生产特征是复制性劳动、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一方面,这种生产模式不会导致企业的单位资本收益率增加,同时劳动者收入保持低水平。因此,若要在这阶段提高居民收入,将增加生产成本,并降低企业资本积累能力。另一方面,扩大再生产意味着企业取得更多的超额利润和支付更多税赋,这为某些人提高收入达到极高收入提供条件,这是在中等收入阶段扩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而在高收入阶段,在创造性劳动促进下,社会劳动分工发生急剧变化,在私营企业主意愿下,劳工通常获得前景好的工作位置,在专长和技术能力作用下,能取得较高收入。此时,企业在智慧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支付较高工资不会产生负面效应,于是降低收入差距成为可能。

第二、生产扩大化加速全球化和人口集中,以致社会问题开始不平常地高速度扩展,较前不平常地扩大范围。全球化决不是工业化的产物,它是进一步工业化发展的条件。全球化不可避免地会加速人口聚集,同时使不同利益集团互相紧密地接近。结果是社会问题的快速转换,不稳定风险增大。

第三、西方国家已将中等收入阶段的问题资本化,扩大社会冲突,对抗政治发展进程,使经济和社会问题在中等收入阶段中持久化。西方发达国家在殖民时代已站在经济上方,使他们能够利用其超额利润去调节国内冲突。为了维持他们的利益,他们将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资本化,使之收入差距扩大,经济和社会遭到很大破坏。他们经常联系社会制度提出所谓人权问题,以输出民主旗帜下的政治制度。在极端膨胀的民主制度下,降低收入差距的努力不会限制高收入,只能增加一些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福利。无论如何,付出的是资本积累的能力减弱,发展速度跌落,受雇人员减少,社会稳定发生新的危象。一些中等收入国家陷入看上很美丽的民主陷阱,得到的是经济停滞和社会不安宁。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是:设法维持政治和社会稳定,创造条件发展经济,和尽快地向智慧积累转变;这样,得以从根本上保持社会基本稳定。

 五、几点反思

首先,在围绕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上,虽然外部条件是重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内部因素。显而易见,大多数国家仍然陷于中等收入阶段内,如拉丁美洲、东南亚和一些东欧国家。这些国家没有依赖西方发达国家,而长期陷入受损害状态中,受到西方伸手干扰和经常破坏,没有一个能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另外一些国家和经济体如南朝鲜和台湾,它们紧密地依赖西方国家,它们处于冷战前哨,它们的发展是西方国家感兴趣的。它们接受大量外援,西方许多技术和产品对它们开放,虽然同样许可被限制于其它经济体和国家。于是这些国家和经济体较容易实现从中等收入阶段跨越到高收入阶段。为什么经济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难以抗拒的,深层次的内部因素是主要的,这些包括社会事业问题和公共政策失误。

第二、我们必须重视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的战略,使中国避免跌落至中等收入陷阱。从外部视角来看,中国是个大国,进入高收入阶段必然给全球地缘产生巨大影响。有些国家不愿看到这样变化,将尽最大努力去排斥和限制中国的发展,并引诱我们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有鉴于此,我们将通过外交努力,去获得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我们的努力应集中精力致力于国内因素上。首先,中国是一个走向富裕的国家,它的全民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尚不高,这表明在适当长的时期内,复制性劳动继续是主要特征.。为了改变这样处境,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已经据此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但明显见效尚需时间。其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强调政策和导向的制度化,并能及时调整,这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需要,这是我们应对的主要措施。我们还须特别重视,在制定经济政策和公共政策中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

第三、在考虑国内因素时,我们必须把握以下主要措施。第一、我们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以正确无误地理解我们发展阶段和主要的经济特征;其次、我们必须重申我们战略实施的关键领域。有关经济方面,生产外重要的领域将是国际贸易、投资、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和消费,对于这些事情的全部必须有一些规章,遵守与否,和我们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有关。第三、我们必须协调在上述领域的政策制定,以理智地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第四、通过公共实施和教育措施,我们必须保证干部和普通人民能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并防止他们有不可实现的期盼。

(译者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离休干部)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