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并就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系统、深刻的阐述。这些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关于党和人民关系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既坚持了我们党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思想,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是我们党关于宣传思想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科学指南。
党性和人民性问题提出的历史渊源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个重大论断有充分的历史和事实依据。
党性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非正式机关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在给读者的公开信中明确表示,它是一份彻头彻尾的党派性报纸,如果有人认为它应该是无党派性的,那是对它最大的侮辱。这里用的“党派性”,实质上指的就是该报应有的党性。最早明确界定党性概念的是列宁。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把“党性”概念具体化,鲜明提出,党的报刊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的报刊一分钟也不能站在党的队伍之外,不同党保持组织上的关系的党的报刊一律不得存在。
人民性概念也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1842年4月,马克思在《莱茵报》编辑部工作时,提出报刊人民性的概念。他指出,“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它的历史个性以及那种赋予它以独特性质并使它表现一定的人民精神的东西,——这一切对诸侯等级的辩论人说来都是不合心意的”。马克思认为,报刊应该“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
经典作家所指的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无产阶级政党主办的报刊在新闻活动中要贯彻和体现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意志。这种贯彻和体现,理所当然地包括用新闻手段反映人民精神,报道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表达人民的意见、要求和愿望。
我们党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早在上世纪40年代,我们党就提出了报刊的党性问题。毛泽东曾撰写《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等重要文献,阐述和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1942年4月《解放日报》改版,在《致读者》中总结党报工作的四项原则,提出把党性放在第一位。
1947年,针对国民党挑起的内战,在重庆出版的党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就以宣示其人民性来彰显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立场。当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检讨与勉励》一文指出:“新华日报是一张党报, 也就是一张人民的报, 新华日报的党性, 也就是它的人民性。”这也是党的新闻史上第一次公开申明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直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党中央明确批示:“《人民日报》应该强调它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
上世纪80年代前后,在反思“文革”的过程中,党性和人民性这个早就明确的问题重新被人提起,引发了较为激烈的争论。有人以“党有时也会犯错误”为由,主张“人民性高于党性”。有人将二者割裂、对立起来,以人民性否定党性,企图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这一时期,“人民性”被一些人曲解使用,产生了消极后果。邓小平同志1983年10月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严肃批评有些同志“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
回顾我们党的新闻史上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表述,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我们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一致的立场是一贯的,不论是在战争年代、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坚持这种统一观始终如一;第二,尽管在一段时期内,人民性的概念被一些人注入了模糊的、错误的解释,与党性割裂开来,但这不是人民性概念本身的过错。我们要正本清源,还人民性以本来面目,进一步坚定在党性和人民性问题上的统一观。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客观基础
我国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实质上是党和人民的关系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和人民的关系,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和人民的关系是一致的、统一的。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客观基础源于党和人民在利益上的高度一致。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除此之外,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深深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90多年来,在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党和人民始终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是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根本前提。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客观基础源于党和人民在目标上的高度一致。在现阶段,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充分表明,党和人民群众有着一致的追求和共同的目标。党与人民群众奋斗目标的一致性,是我们党宝贵的政治优势和政治财富。
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一些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不了解或否认党性和人民性在利益、目标方面的高度一致性,以部分代替整体、个别代替一般。
必须明确的是,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整体性的政治概念,党性是从全党而言的,人民性也是从全体人民而言的,不能简单从某一级党组织、某一部分党员、某一个党员来理解党性,也不能简单从某一个阶层、某部分群众、某一个具体人来理解人民性。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那些“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的论调,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