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暂缓退出量化宽松(2)

美联储暂缓退出量化宽松(2)

预算之争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美国联邦政府的临时预算将于9月30日到期。如果国会不能在未来10余天内通过预算,联邦政府自10月1日起将大部分关门。9月17日,白宫预算办公室已经提醒各联邦机构,要为政府关门做准备。同时,联邦政府债务预计将于10月中旬触及法定的16.7万亿美元上限,除非国会批准提高该上限,否则政府将无法继续借款以支付账单,政府债务可能违约。

在华盛顿,随着大限日益临近,预算斗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18日,国会共和党领袖宣布,将在临时预算案中规定撤除对奥巴马医改法案的注资。共和党占多数的众议院最快在19日将就该议案进行表决。对于提高债务上限,一些共和党议员提出要把奥巴马医改法案的全面实施延迟一年,才会答应批准。奥巴马和民主党议员明确反对以牺牲医改法案为代价,换取通过政府临时预算和提高债务上限。共和党的议案版本如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必将遭到白宫和民主党主导的参议院否决。奥巴马18日在美国商业圆桌会议发表演讲时称国会在搞“意识形态斗争”,指责共和党把预算当人质,企图废除医改法案。他说,愿在预算上与共和党协商,但不会在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进行谈判。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直在为美国经济托底,但财政政策形成了很大拖累。虽然避免了“财政悬崖”,但由于两党谈不拢,大规模的减支计划在今年被迫实施。18日,伯南克再度就潜在的进一步财政紧缩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发出了警告。从以往经验看,由于让政府关门的政治代价过高,白宫及国会两党可能重复老戏码,即等到最后一刻才达成妥协。这种不负责任的“边缘政策”必将给美国经济带来破坏性的后果,也会扰乱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可以预见,未来数周,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忧虑暂时退却之后,预算之争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报华盛顿、曼谷9月19日电)

点评

秦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美联储做出维持现有量化宽松政策不变的决定并不令人意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

客观讲,当下美国经济的复苏是在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下的复苏,是金融领先实体的复苏。当我们透视复苏的背后时,情况并非那么乐观。美国现在的产能利用率尚低于过去30年的平均水平。如果把当前380万因为求职压力过大放弃找工作的劳动人口计入,美国当前的失业率应当是9.5%,而非8月公布的7.3%。美国社会两极分化日益加重,新增的就业岗位多集中于低收入行业,创纪录的近1/5的人口依靠领食品券度日。大量企业持币观望,私人投资与国内产出之比低于长期水平。居民储蓄水平再度回落,占收入的比例由6%降至4%,接近危机爆发时的水平。

应该说美国对自己的情况也是心知肚明。从美联储7月份开始在退出问题上逐渐“收口”,到奥巴马在叙利亚问题上顺坡下驴,再到萨默斯退出美联储主席的竞选,也可佐证这一情况。所以美国当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像美联储前首席经济学家斯托克顿所说那样,巩固经济的基本面。    

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有它的生命周期,退出是迟早的事。但是正如重度瘾君子突然停止吸毒会要命一样,无论是从上世纪20年代的大萧条,还是从“广场协议”后的“失落的日本”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来看,货币政策从宽转紧要缓步慢行,必要时甚至需要退二进一。当前美国在退出问题上先“放风”,再“刹车”的做法,客观上起到“试水”和“缓释”的作用。当然,美国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这么做,就不得而知了。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已将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再如尼克松时代财长康纳利所说的“美元是我们的,但问题是你们的”那样,为所欲为,损人利己,恐怕比较难了。此前美国退出的表态严重冲击了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以印度、巴西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不负责任的金融政策表示出强烈愤慨。这种经济和政策上的代价也是美国退出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