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太守与治乱兴衰

西汉太守与治乱兴衰

汉承秦制,地方行政主要实行郡县二级制,一郡之内军政财大权均操诸太守一人。太守之得人与否,直接关系一郡治乱兴衰。汉代吏治历来为后世所推崇,正如《旧唐书·良吏传》中所赞叹,“选任之道,皇汉其优”。有鉴于太守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考察汉代吏治,太守无疑是最重要的群体。顾炎武在《日知录》“刺史守相得召见”条中指出,“两汉之隆,尤重太守”,可谓一语中的。这里仅以《汉书》为例,简述西汉一代的太守形象。

太守在西汉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汉书》含本纪十二篇,列传七十篇。经统计,立传人物(含附传)424人。除去皇室成员及宗室诸王,其他人物337人。在这337人中,有118人曾担任过太守或职责相当于太守的王国相,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西汉共有郡国103个(郡83个、王国20个),这118人分布在78个郡国。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三的郡国,其守相史册留名,成为后人千百年来学习或反思的对象。这也意味着,一旦出任郡国守相,往往就进入治史者视野,成为其著史作传的关注对象。太守这一群体在西汉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两汉太守在地方治理中承担着全方位、举足轻重的职责,当时人们普遍“以今之长吏,况古之国君”,甚至认为“今之郡守重于古诸侯”。董仲舒亦曾指出,“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值得一提的是,董仲舒在担任江都相与胶西相期间,正是以这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以言传、身教、力行得到了后世景仰。

正是缘于太守的重要性,最高统治者十分重视太守的选任,并通常亲自任命太守人选。如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汉武留意郡守”条中就指出,汉武帝对“辅相之任,不甚择人”,但“除用郡守,尤所留意”,“郡国之事无细大,未尝不深知之”,将郡国守相看得比朝廷相臣更为重要。汉元帝更是直接道出,“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百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乎无忧矣!”

特别是,当某个地方出现激烈矛盾或问题时,中央政府通常会在严肃追查太守责任的同时,另行派出新太守,以改变当地状况。汉成帝时,琅琊郡灾害不断,丞相王商当即派人按问太守,并上奏请免太守。汉哀帝时,南郡多盗贼,汉哀帝为此任命萧育出任南郡太守,并特许其以三公礼遇进宫受命,亲自为其壮行:“南郡盗贼为害,朕甚忧之。以君威信素著,故委以此任。”萧育到任后,果然不辱重托,迅速平定了贼乱。同样,薛宣出任陈留郡太守,孙宝出任广汉郡太守,都是汉成帝亲自点将,用以改善当地治安。汉武帝时,朝廷以京畿重地“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弗能任”,特拜主爵都尉汲黯为右内史,主抓首都地区事务;后因楚地铜钱盗铸严重,淮阳郡地处楚地之郊,乃天下重地,又派汲黯出任淮阳太守。汲黯不欲前往,汉武帝亲自做其工作:“君薄淮阳邪?”意思是正为淮阳难治,所以才强派你去啊!

西汉中央政府对太守的管理

历史反复证明,如果出现中央弱、地方强的局面,就容易演变成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惨痛后果。然而,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策实施的落脚点,与国计民生切身相关,需要大量优秀人才的聚积,否则国家政策虽好,也会成一纸空文,甚至“歪嘴和尚念错了经”。人才不足,将严重影响地方治理与国家稳定。与此同时,作为一郡主官的太守,其本身还存在调任中央、入主中枢的强烈政治抱负。那么,汉代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保持中央与地方在政治人才资源配置上的平衡呢?

首先,赋予太守极高的政治地位。汉代太守品秩为二千石,与中央政府九卿相同,这也为后文所述太守与中央公卿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对治绩卓异的太守,朝廷还会毫不吝啬地打破常规赐予其关内侯(在西汉二十等爵位中居于次席)。如汉宣帝地节三年与神爵四年,分别授予“治有异等”的胶东相王成、“治行尤异”的颍川太守黄霸关内侯。联系到汉初刘邦所定“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军功不得封侯”以及后人对“李广难封(侯)”的惋叹,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太守这一群体显得格外偏爱,不惜打破祖训,将其纳入最高荣誉的授予序列。

其次,注意保持太守任职的稳定。汉宣帝曾指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就是说,太守任职飘忽不定,官吏百姓对其政策能否持久将失去信心甚至阳奉阴违,只有知其任职将久,才不敢虚以应付。中央政府对考核优秀、吏民称颂的太守,常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及至封侯授爵等多种手段进行嘉奖,而未必简单以快速提拔包括调至中央任职作为奖励。

最后,畅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交流渠道。两汉向来有“郎官出宰百里,郡守入作三公”的传统。大量表现优秀的太守往往遵循这样的政治轨迹:先调任大郡要郡太守或首都地区长官(即三辅长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再调至中央政府任职,其中经由九卿、再任御史大夫、后任丞相的屡见不绝。西汉一代47位丞相中,16人拥有地方太守经历,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其中名相如张苍、朱博等,更是先后担任过四五个郡国的守相。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十分注意遴选朝中德才兼备者出任地方太守。如元康元年,汉宣帝亲自主持实施了一次大规模人事调整,择选中央政府通明政事的博士、谏大夫出任郡国守相。西汉名臣萧望之正是在这次人事变动中被派往平原郡出任太守的。后来,萧望之从平原太守被征召至中央任少府(九卿之一),汉宣帝欣赏萧望之经明持重、才堪宰相,欲重点培养,又下令派他出任左冯翊。萧望之不解汉宣帝深意,以为从少府左迁地方有所贬抑,担心汉宣帝对自己有所不满,便称病辞官。汉宣帝随即派人劝喻:“此番任用实为考察你治民才力。君前任平原太守日浅,故复试之以三辅,非有他意也。”萧望之出任左冯翊三年,没有辜负汉宣帝厚望,勤勉政事,京师称之,之后再次调至中央,历任大鸿胪(九卿之一)、御史大夫、太子太傅,成为汉宣帝、汉元帝两朝倚重的名臣。

经统计,在前述担任过太守的118人中,57人有过两郡以上太守的经历,其中最多的“飞将军”李广甚至当过8个郡的太守。可见,西汉在太守上下及横向交流上十分通畅。

“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的魏相和《循吏传》中召信臣的经历,典型体现了上述特点。魏相起先只是济阴郡一名小吏,在郡国向中央举贤良中,以对策高第直接获任茂陵县令,后升任河南郡太守;不料阴差阳错系罪下狱,遇赦出狱后,再次担任茂陵县令;不久升任扬州刺史,两年后征召至中央任谏大夫,随即又出任河南太守;之后再次征召至中央任大司农(九卿之一),此后再经御史大夫而至相位,被班固赞为与萧何、曹参同列的股肱之臣。召信臣先是察举至宫中任郎官,后出任谷阳县长,再调任上蔡县长;因治绩卓异,破格提拔为零陵郡太守;后因病去职,病愈后征召至中央任谏大夫,不久又出任南阳郡太守,再调任河南郡太守,治行考核常为第一;之后再次征召至中央任少府。考察魏相、召信臣的经历,一是经过了从县、郡到中央多岗位的反复历练,二是每次升迁都缘于考绩优秀,体现了当时务重实绩的用人导向。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