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1943年,博古与第二任妻子张越霞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在延安窑洞前留下了这张照片,这也是博古与孩子们唯一的一张照片。
此时,博古与第一任妻子刘群先共有的三个孩子还流落他乡,大儿子秦刚放在奶奶家抚养,大女儿摩亚在姨妈家长大,而女儿吉玛出生于苏联,博古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有过吉玛这样一个孩子。
对于父亲,孩子们的印象是微弱的,秦铁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母鸭子般的笑声,摩亚印象深刻的是解放日报的叔叔阿姨们口口相传的父亲自己发明的谜语,这一些破碎、零乱难以拼凑成一个孩子心目中的父亲形象。
1946年博古遇难,大儿子秦刚甚至有些高兴,因为这样,他贫苦的奶妈也许可以得到一笔抚恤金,对于他来说,奶妈的生活更加重要。
1946年2月,毛泽都只派博古和周恩来、董必武一起前往重庆参加国民政府召集的政治协商会议宪草委员会,负责宪法草案审议工作,4月8日,博古返回延安向毛泽东汇报工作。
王丹一(艾思奇夫人):我记得当时,因为我们大家作为一个党员,都关心代表团回来,都是中国的精英啊,是博古、王若飞、叶挺、邓发,我们都天天盼啊,我记得那孩子才六岁,我根本就不关心孩子的健康,成天就看那个飞机。
黎辛:他4月8号回来,我到现在没有看见过那么坏天气,乌云真是乌云压在山上,压人头顶上,大暴雨,特大暴雨。
解说:飞机定于中午两点左右达到延安,毛泽东等在机场迎接,博古的妻子张越霞、小儿子秦铁也都在场。
黎辛:4月8号说他回来,大家都高兴,到了中午了还没消息,估计该来了,有人说听到飞机响,后来打电话问西安,说给西安下午一两点联系过,后来都没消息4月6号,4月7号,4月8号,甚至于4月9号都没有消息。
解说:在机场等候的人们猜测可能是因为雾太大,飞机转降其他机场了,8号凌晨,重庆方面给延安发来电报,称飞机既没有在西安降落也没有返回重庆,消失不见了,中央赶紧连夜给陕甘宁、晋绥等解放区发出电报,寻找飞机下落。
黎辛:大家就觉得完了,寄希望于万一天不好,它在什么地方降落了,就是有些人受伤也不要紧,只要博古几个领导没事,幻想这个。
解说:4天以后,人们的担心终于得到了证实,飞机在一个叫黑茶山的地方遇难了。
王丹一: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真是痛哭失声啊,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秦摩亚:那真是很惨的啊,那都是共产党的一些大干部啊,你看王若飞、叶挺、秦邦宪,还有那个叶挺他一家子,九口人呢,还有王若飞的舅舅,老教育家,一共一大家子呢。
解说:黑茶山位于山西兴县吕梁山脉,这里山高林深,周围30里内荒芜人烟,据当地老乡回忆,4月8日下午4点多钟,黑茶山浓雾迷漫,当地老乡先是听到一声雷响,紧接着从山上传来一声巨响,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晚上雨停,一些年轻人跑上山,看到了失事着火的飞机残骸。
在确认了身份之后,老乡们费力地把博古等人的遗体背出了深山,4月17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在岚县机场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之后遗体运往延安。
4月19日,延安各界3万多人举行追悼大会,一位哑巴不会说话,手上写着“我要祭奠,我要祭奠”,哭着来到追悼大会。
黎辛:开追悼会最隆重,我不说过三万人,一半人是自己来的,几十里路,一两百里路,带上干粮,陆续吃干粮,喝凉水,这么来参加追悼会的,认为你共产党的头头是我们的大恩人。
解说:4.8空难后,毛泽东为博古等人题词,“为人们利益而死,虽死尤荣”。
李锐:博古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比王明好,王明就是不检讨,不承认错误。博古是承认了错误的,毛对博古是信任的,用他的,重用他的。
李海文:他跟王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最后王明不是走了吗,去苏联了吗,博古他一直在国内,不管斗争多么残酷,生活有多么艰苦,他都能够忍受,他都能够坚持,这说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黎辛:哪一个机关的头头,不管有多少人说好,总有人说不好的,但没有一个说博古不好的。
秦摩亚:我对父亲,我由盼他想他到埋怨他,然后到理解他,到崇敬他。
曾子墨:博古遇难后,田汉在济南祭秦邦宪的诗《他的心没有成灰》中写道,“他像太湖一样的汪洋,他胸里没有一点儿云翳”。郭沫若在《哭博古》中这样写道,“博古,推动中国历史的铁人,你的潜能似乎才刚开始发动,然而竟陨灭了。”回忆中博古那儒雅的神情,母鸭子般爽朗的笑声让人明白,那个叫博古的人原来曾经是这样一位革命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