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李克强经济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李克强履职新总理以来,初步向人们展示出了他治理经济的改革思路和理念:一是务实,正如他自己所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二是坚定,如他自己所言,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三是廉洁,建设廉价政府、廉洁政府,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个人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11]四是科学,防止改革过程中出现“城市病”,加剧两极分化和环境污染。
李克强的经济改革思想表现出了三个特征,以短痛换长痛,以短期GDP换增长方式转型,以改革红利换粗放投入。同时也释放出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每一项改革、每一次改革都要啃硬骨头的情况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86次提到“改革”,李克强果断地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的“改革论”,表现出了新一届领导人坚定的改革决心和勇气,打消了那些对改革持观望态度的人的侥幸心理,给改革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使那些对改革持怀疑、观望、侥幸顾虑的人积极投身到改革洪流中。也给世人一个宣示,新一届领导人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时期,一定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这种改革不是草率上马,而是既有完善的顶层设计,又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的改革,是上下齐心的改革。中国发展到今天,能有“中国奇迹”,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要建成小康社会,依然要靠改革开放;中国人民要实现“收入倍增”,必须要靠改革开放。
很显然,李克强的经济改革思想对世界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改革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全国人民一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依靠集体智慧和人民的力量,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绩,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3日
[2]《李克强上任百日盘点:打破惯性未救银行钱荒》,《新京报》2013年6月24日
[3]《李克强探望伤员:不用担心医药费政府会管》,《人民日报》2013年4月21日
[4]《李克强在江苏上海考察时强调:以扩大开放释放改革红利以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
《人民日报》2013年3月31日[5]《李克强在上海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人民日报》2013年3月30日
[6]唐任伍:《新一届政府治理经济的理念与特征》,《人民论坛》2013年第19期
[7]《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开了个好头》,《人民日报》2013年4月19日
[8]《李克强考察审计署时强调:当好公共资金守护者促进廉洁政府俭朴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人民日报》2013年6月18日
[9]《李克强在河北考察时强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人民日报》2013年6月10日
[10]《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3年6月15日
[11]《改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