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历史学“求真”和“致用”的契合点

寻找历史学“求真”和“致用”的契合点

【核心提示】近现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倾向似乎主要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等因素影响所致,表现为对细节的过分青睐,以及对“宏大叙事”的淡化。尽管成因与表现不尽相同,但上古史研究中的“碎片化”倾向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充分利用出土文献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既考虑“求真”,又兼顾“致用”,成为部分与会学者关注的重点。

9月25—28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出土文献与上古史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出土文献与上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简帛文献与上古史研究”、“金文与西周史研究”、“甲骨文与商史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以及出土文献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前景等展开讨论。

借助出土文献研究古史成共识

会议共收到论文49篇,其中9篇涉及甲骨文(或用甲骨文研究殷代历史问题),9篇涉及青铜器铭文(或用金文研究周代历史问题),18篇涉及简帛文字(或用简帛文字研究相关历史问题),还有1篇涉及陶文,1篇涉及钱币文字,另有2篇文章带有对出土文献研究进行回顾总结的性质。约有82%的会议论文中明显使用出土文献,尤其是甲骨文、金文及简帛文字研究历史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晁福林表示,近年来深埋于地下的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文献的不断出土,重塑着我们对上古史的认知。新材料不断出现并基本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是当下上古史研究者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利用当下的有利条件,推动我国上古史的深入研究,这是学者今天应该回答的问题。

谈及儒家经典《春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源认为,自战国至清代,学者一直为《春秋》及其三传作注疏,训诂字句,阐释义理。今天,解读、研究《春秋》仍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学术工作。要在前人成果基础上更进一步,需充分利用出土文献材料,特别应加强殷墟甲骨文与《春秋》的对读与互训。过去研究《春秋》的学者没有注意这一方法,研究甲骨文的学者虽偶引《春秋》、《左传》与卜辞互证,亦未专门论及《春秋》与殷代史官记事笔法基本一致的问题。今后研究《春秋》,除了考察与殷卜辞、殷周金文的传承与相似性外,也要发现其不同之处,探讨其中存在差异的原因。

“求真”还应兼顾“致用”

受史料阙如等因素影响,中国上古史研究素来强调史料(尤其是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简帛文字等)搜集、整理的重要性。文字考订、文献考辨、史实考证在为古史研究者带来颇丰收获的同时,也牵扯了治史者相当多的精力。

近年来史学研究的“碎片化”现象已引起学界普遍关注,在人们的心目中,近现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倾向似乎主要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等因素影响所致,表现为对细节的过分青睐,以及对“宏大叙事”的淡化。尽管成因与表现不尽相同,但上古史研究中的“碎片化”倾向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充分利用出土文献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既考虑“求真”,又兼顾“致用”,成为部分与会学者关注的重点。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世超表示,利用出土文献释读、佐证、重构历史的做法,不仅可以填补史料空白,纠正文献记录的讹误,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跳出前人设置的框架,把古史研究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求真”而忽视了历史学的重要职责,那就是“致用”。

出土文献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也是研究中国早期文明起源与演进、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资料。天津师范大学出土文献与上古史研究中心教授杜勇认为,随着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不断发展,出土文献品类之丰富、数量之繁多早已超出人们的预想。除甲骨文、金文等传统出土文献外,简帛文献、玺印、石刻、陶文等出土文献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包山楚简、郭店楚简、上博简、清华简、北大汉简等多批先秦、秦汉时期简帛文献的发现引发了学术界一次又一次的轰动。大量出土文献的发现,给中国上古史研究带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与会学者表示,对于历史学而言,“求真”与“致用”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当代史学维护学科合法性,实现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目前,不断涌现的出土文献已在极大程度上促成甲骨学、青铜器学、战国文字学、简帛学等学科的建立,用出土文献释古、证史,进而重构古史系统的研究风气正在蓬勃兴起。学者们期待中国上古史研究在出土文献的推动下不断逼近历史真相,也希望中国上古史研究成为史学“致用”的典范,为当代中国史学实现科学价值与社会功能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