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践行根本宗旨中坚持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这就告诉我们,要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中,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要为群众着想。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同志就曾深刻地指出:“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否则就会脱离群众,背离宗旨。
要为群众办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坚持群众路线,就必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得实惠。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要作群众的主心骨。党员、干部要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当群众有困难时,要为群众排忧解难;当群众利益受到损害时,要主动去维护;当群众受到不公正对待时,要为群众主持公道。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是这方面的楷模,他们深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群众将他们当主心骨。群众按手印请沈浩留在小岗村,就是把沈浩当成了主心骨。
要为群众谋利。群众利益无小事。早在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坚持群众路线,就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为群众谋发展,为群众谋实惠,为群众谋幸福,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在敢于担当负责中坚持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坚持群众路线,就应该为群众勇于担当,对群众敢于负责。
为群众不怕得罪人。该不该得罪人,会不会得罪人,怕不怕得罪人,关键看为了谁。为了群众好,为了群众利益,需要得罪人,就该得罪,就不怕得罪。反之,为了个人,为了私利,去得罪人,就不应该,不足取。当前,无论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还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都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都是对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都会遇到质疑、阻力,都可能得罪人。面对这些,就需要敢于担当,不怕得罪人。
为群众不怕任务重。党的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我们许多工作,都是面向群众,为了群众。工作有多有少,任务有轻有重,如何对待工作,对待任务,说到底是对群众的态度问题,是作风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的态度。”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的利益,必须有大无畏精神,不怕任务繁重,不怕流血牺牲。
为群众不怕事情烦。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不怕群众找,不怕群众事情烦。否则,怕找、怕烦,就会脱离群众。沈浩的房门从不上锁,无论白天黑夜,乡亲们只要有事找他,随时可以走进他的房间。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农民的难处,乡亲们找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干的事再多、再繁琐,也是分内的事。什么是群众路线,这就是群众路线。
为群众不怕自己亏。在革命战争年代,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冲锋陷阵,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华罗庚等老一辈科学家不计个人利益,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自愿过艰苦的日子,为的是建设新中国、新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孔繁森、沈浩等不顾个人身体状况,忘我工作,积劳成疾,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无数党员干部为了人民利益不怕吃亏、愿意吃亏、能够吃亏,彰显了崇高的品德和修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重和敬仰。党员、干部应该在吃亏中沉淀自己、磨砺自己、升华自己,舍得吃亏,甘于奉献,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