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对于鲁迅作品被删不必反应过度(3)

【案例】对于鲁迅作品被删不必反应过度(3)

鲁迅作品退出,鲁迅精神不能退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这无可厚非。删掉几篇鲁迅的文章,天也塌不下来。但是,如果鲁迅的文章被清除得一干二净,那就有些矫枉过正了。看看删除鲁迅文章的理由,与时代脱节,反映社会黑暗,与主旋律不一致,晦涩难懂,行文不符合现代白话文标准,好似都有些道理。但说鲁迅的文章与时代脱节、与主旋律不一致,笔者不同意。

我们的社会真的特别好了吗?无可否认,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并没有达到十全十美的地步。我们的社会总体上是阳光、健康、向上的,但依然有一些道德沦丧、道德滑坡的事情发生,虐童、性侵、个人暴力犯罪,等等等,这些都是社会的黑暗面。要根治社会的黑暗面,就要如鲁迅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然后寻找应对之策,努力去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全民道德品质。

社会黑暗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民劣根性。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让人振聋发聩。鲁迅之所以能够生命力长久,正在于其文学作品体现的深刻洞察力。笔者以为,若不是当年鲁迅谦虚,他肯定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想想,他笔下的孔乙己、阿Q、假洋鬼子、王胡、祥林嫂、华老栓父子、闰土以及众多看客,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不但没绝迹,而且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能在身边看到这些人的影子。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远没有过时。今人尤须发扬鲁迅的质疑、批判和斗争精神,针砭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国民劣根性。

我们要理解鲁迅精神的实质。鲁迅精神的实质是质疑、批判和斗争精神。鲁迅以自己的笔为匕首、为投枪,犀利的笔锋直指社会的阴暗面。用今天的话说,鲁迅是舆论监督的意见领袖。我们要弘扬时代精神,要弘扬主旋律,就不能讳疾忌医、得过且过,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要直面问题、刮骨疗毒。很多人说,如今的填鸭式教育,使得孩子们丧失了质疑精神,不敢质疑现状、不敢质疑大师、不敢质疑权威,而质疑精神正是创新精神的原动力。如果没有质疑,又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鲁迅作品的适当退出或许不可避免,但鲁迅精神绝不能退出。

评“鲁迅文章退出教材”:被删减但不会贬值

曾经有句校园流行语说:“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虽然可能有些偏激,但“三怕”之说能够流行,至少说明在中学生群体里引起了共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他们的学习内容不够有趣或过于艰深,甚至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程度,即便强行安排、强化灌输,学习效果也只会适得其反。

鲁迅某些文章艰深晦涩,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恐怕有点超出他们的理解能力。囿于当时的舆论环境,鲁迅常用象征性手法或曲笔表达。如此一来,以至于“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样的大白话,竟还不如上古文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好懂。脱离了历史情境,知识阅历又不足以填补认识空缺的孩子们,智力再超常,在理解鲁迅文章时,恐怕也有些畏难。

因此,鲁迅部分文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就成了与“奥数、英文”鼎立的“三怕”之一。现在奥数在降温,英文教学与考试也在改革,那么当鲁迅文章成为一种学习负担时,为何不能做相应的删减呢?

中国还有句古话说:“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这并不是说,《三国》或者《水浒》本身的阅读价值有高低,而是说不同年龄的人应有不同的阅读选择。中小学生过早阅读他们难以理解的鲁迅文章,不仅无助于他们的成长,还会因为学习中的挫折,增加他们对鲁迅文章的误解与反感。这又何苦呢?而鲁迅文章并不会因为在教材中的删减而降低其文学与历史价值,却会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这又何乐不为呢?

鲁迅作品被删不必反应过度

开学了,因人教版初一课本删除鲁迅作品《风筝》,引发舆论关于“鲁迅大撤退”的又一轮热议。

对于网上质疑,人教社表示很委屈。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但真相是,因《风筝》是初一课本唯一收录的鲁迅作品,删除这篇作品,仅仅等同于鲁迅退出初一教材,而人教版全部初中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里,依旧收录鲁迅6篇文章,所占比例仍是国内作家之冠。因一篇《风筝》被删,引发夸张的以讹传讹,不能不说,人们对于鲁迅在新教材中的淡化过于敏感了,甚至有点心理恐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