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对于鲁迅作品被删不必反应过度(4)

【案例】对于鲁迅作品被删不必反应过度(4)

显然,鲁迅作品,已成为当代语文教学的标志性符号。虽然鲁迅文白相间的文字,对今天许多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阅读障碍,但鲁迅嫉恶如仇、决不妥协的批判精神,却是当今十分稀缺的精神资源。人们之所以力挺鲁迅在语文课本中“独大”,除了鲁迅文字的自身魅力,更源于对批判精神稀缺的深深焦虑。

那么,删除鲁迅文章是否得当?这要从两方面看,一是文章能否被学生理解,二是鲁迅文章能否实现众望所归的“精神传承”作用?就第一点看,鲁迅文章多沉郁,虽然深刻,却需要足够阅历,并结合当年背景方能体会,偶有趣笔,也需要较高审美能力才能“心有戚戚焉”。前几年,就有这样一个例子,鲁迅句子“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被学生质疑累赘,显然,这样的逆反态度,与学生对文字感受力不足有关。回到《风筝》一文,这篇作品是用成人视角回顾童年小事,反思对孩子天性的保护,无论是其中的伤感情绪,还是所思所想,都超出初一学生理解范畴。尽可能让孩子感受语文趣味,而不被成人教化思维强迫,应当说,将《风筝》一文撤出,恰恰符合鲁迅在《风筝》中想要说的思想。再说第二点,批判精神的养成,是社会、教育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可能只靠一个人作品扭转。譬如说,鲁迅成为鲁迅之前,并没读过鲁迅作品;而鲁迅进入教材之后,也未见当代学生批判精神有多少长进。而许多人把“精神的传承”一味押在鲁迅作品身上,恰恰证明我们的教育、社会环境,在培养独立思考人格方面的缺陷。而这,才是我们追寻鲁迅思想时最需反思的关键。

【启示与思考】

教材变动引发争议不是坏事,至少比悄无声息、毫无异议要强。这次被删掉的课文其实共有9篇,与鲁迅的《风筝》一道退出的,还有沈复的《童趣》、蒲松龄的《山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文章,但后者并未引发太多关注。若说是作者名气使然,其他被“动刀”的作者也都名头不小,别人删得鲁迅就删不得,这样的情形耐人寻味。

在许多人眼中,鲁迅恐怕远不是“作家”二字所能概括。有人喜欢鲁迅,因为他够革命、敢批判,一针见血,“一个都不宽恕”。有人不爱鲁迅爱胡适,因为在他们看来,今日之中国更需要改良、宽容和温厚的共同价值。而面对靡靡之音泛滥、批判之声式微的现实,亦有人担心鲁迅的退出是一个不妙的信号。

语文教材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更会通过精选的课文塑造孩子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讲,课文的难易除了当符合教育规律,还应具有精准的价值指向,人们乐于从其微妙的变化中窥探社会乃至国家变化之微妙,也就可想而知。

谈及鲁迅的文章被删一事,有一种观点认为,让孩子过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初中生的阅读,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多在知识、孩子气等浅表层面,一定年龄进行一定的阅读。对于这种看法,我不反对前半部分,也不赞同后半部分。中国的语文课本内容,有些确实刻板无趣,不够鲜活现代,但即使是中学生,也不一定只适合停留在“知识、孩子气等浅表层面”。

譬如美国的语文教材就很难,课本的内容包括“论公民的不服从”、 “葛底斯堡演说”、“不满、觉醒与反抗”等,推荐的书目则多是《杀死一只知更鸟》、《十二怒汉》、《独自和解》一类。回到我们自己语文课本内容的设置,或许某一位作家的入选和退出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入选的文章能够饱含更多指向公民权利、批判精神、人情人性的元素,和关切现实、合乎现代文明的价值,一些人之所以为鲁迅的《风筝》被删着急,大概也与此有关。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