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文明 欢乐出游(2)

带上文明 欢乐出游(2)

旅游业内人士提出,除旅游业相关人员的引导外,游客本身的文明出行意识提升也尤为重要,建议有关部门拍摄倡导文明出游的公益宣传短片在各类媒体播出,印制各类倡导文明出游资料在游客密集的交通枢纽平台上派发;在学校教育中,也应增加文明出游的教育内容,使游客从小形成文明出游的习惯。

“没有文人骚客各具风格的‘到此一游’,也不会有今天的各种碑林和名山题刻。关键在于刻在哪里”,赵小鲁说,不久前,四川蜀南竹海景区专门开设了一片游客刻字纪念林,如夫妻刻字林、情侣刻字林、家庭刻字林、朋友刻字林等。据了解,两个月后,景区乱刻现象减少了八成。“这说明,如果景区能在一味指责游客素质低之余另辟蹊径,在尊重文明与文化的基础上,加一些变通式柔性管理,不文明变文明,也许并没那么难。”

●旅游空间要大家维护

广东中旅新闻发言人王坚在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的旅游不是一个走马观花的行程,而是享受一个文化的过程,我国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在给游客提供一个好的旅游空间的同时,也需要大家共同的尊重和维护。实践证明,入乡随俗的游玩能够给游客带来最好的感受,想要宾主尽欢,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是旅游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此,旅行社方面,应详细告知游客相关注意事项,提示游客在出游前仔细阅读出团说明书,以及在旅程中,听从导游的建议。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国家,我国民族风俗文化丰富,宗教文化多彩悠长。选择自由行的游客,不妨在出行前了解一下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禁忌等。

民族地区风俗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广州广之旅旅行社提示,去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行前应对民族地区的风俗做相应了解,这样才能入乡随俗,玩得尽兴。

西藏

见到佛像或藏族同胞尊崇的物品时,切忌手心向下用手指随意指点,应尽量手心朝上用手托状指示,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食狗、鱼、虾等动物和水产品。自驾的游客不要开车在牧区横冲直撞。去到藏族同胞家中不要随意询问他们的牲畜数量。在藏族同胞家中,一般要盘膝而坐。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不应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等。

新疆

由于新疆大部分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在饮食上,禁食猪、狗、驴、骡肉和猛兽猛禽的肉,忌食未经屠宰而自死动物的肉,也禁食动物的血。忌踩餐布或从餐布跨过。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的食物,不能嗅食物。尽可能不剩食物于碗中。要把碗中的饭吃干净。要将馕或馒头掰开吃,不可整吃。吃完饭后不能敲碗碟。另外,禁止穿袒胸露背的衣服及过于短小的衣服。

内蒙古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客人若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不必勉强,可沾唇示意。宾客接受哈达时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让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表示谢意。

壮族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普遍喜欢喝酒。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爱护青蛙,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更不要吃蛙肉。

满族

满族人大部分聚居在东北三省。满族非常重礼节。平时见面都要行请安礼;如遇到长辈,要请安后才能说话。家里一般都有“万字炕”,西炕最尊贵,用来供奉祖宗,不能随意去坐。满族接待客人不避内眷。给客人上菜须成双成对,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就必须喝干,否则被认为不礼貌。满族不准杀狗,禁吃狗肉,禁穿戴带有狗皮的衣帽。

朝鲜族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有吃狗肉的习俗。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右侧,饭摆在桌面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