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3)

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3)

——专访贵州省检察院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袁本朴

核心提示:袁本朴说,贵州的主要矛盾是“慢”,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赶”。只有赶,才能尽快追上发达地区;只有赶,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梦。

针对群众提出的“庸懒散慢浮”等现象,袁本朴说,“当日事当日毕”,急事要急办,特事要特办,要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机关有序高效运转。“谁主管谁负责”,怕担责任,做太平官、混混官,就是“庸”的典型表现,该谁负责的工作,谁就必须干好。

针对机关效能问题,袁本朴响亮地提出向责任追究要效能。他把所有岗位进行责任细化,每个岗位都有详细的岗位说明,严格按照职责分工,抓落实抓督察。记者看到,贵州省院各部门岗位责任制已经形成了一本厚达200多页的手册,可以根据手册实行责任倒查。“我们就是要在全院形成一个工作人员大胆工作、勇于担当,领导干部敢抓敢管、敢于负责的良好氛围。”袁本朴说。

铸魂强基预防犯罪让群众满意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搞得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这次活动与检察机关本职工作结合得紧不紧,是否充分发挥了检察职能。

袁本朴告诉记者,贵州检察机关90%的检察院在基层、80%的干警在基层,做好群众工作,关键在基层。为此贵州检察机关大力实施“检察骨干队伍建设”、“检察干警素质能力提升”和“基层检察院建设‘4十1’”三大工程,其中基层院建设“4十1”工程创建活动是最大亮点,他们把基层检察院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四化”建设与检察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铸魂强基,提升素质,夯实基础。贵州省检察院还确定了28个基层检察院为第一批“4十1”工程创建院。

袁本朴告诉记者,“4十1”工程不仅让广大检察人员找到了职业的归属感、荣誉感、神圣感、责任感,而且对执法办案流程机制的规范、检察人才的选拔培养、干警整体素质的提升、办公办案基础条件的改善、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强等起到了明显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还在全省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之中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