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受和认识,形成了深浅不一、长短有别的心得体会文章。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实践心得”栏目将陆续推出精选心得文章,供网友们学习参考。欲知更多精彩内容,请您点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实践心得“栏目。如果您对该栏目还有什么要求、意见和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问卷调查是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的第一道工序,是听民声、问民意、访民情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把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问明白、摸清楚、搞准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各级各地的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深入到百姓家中,不耻下问、虚心纳谏,收集了一大批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为接下来的剖析、整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活动取得实效作好了铺垫。但是有的地方和单位却本末倒置,仅仅满足于把问题捞上来、把程序走到位,调查问卷搞了一大摞···【详细】
要常查常改形成制度。“改”不能只争朝夕,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四风”行动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深入持久推进,才能积水成渊、积土成山,彻底清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要加强制度建设,注重顶层设计,从根本上、源头上推动问题解决;对活动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实现整改的常态化···【详细】
百姓重行不重言。在群众工作中要想赢得百姓的肯定,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真抓实干,积极工作,创新工作。夏志国身上,有一种对工作埋头苦干的“韧劲”,对事业甘于奉献的“傻劲”,对群众情真意切的“憨劲”,对管理开拓创新的“巧劲”,对人生恬静超然的“淡劲”,对问题着力解决的“实劲”。他向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充分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是他坚定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身为党员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面对群众的利益,与其说在嘴上···【详细】
恩格斯说过:“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到团结。”班子成员之间,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少了,说闲话、背后嘀咕的现象就会多起来;没人敢当面锣对面鼓地提意见了,各种是是非非的种子就会埋下。这种一团和气式的“泡沫团结”,容易错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容易掩盖党员身上存在的不足,容易粉饰本已存在的各种隔阂···【详细】
“盖章跑断腿,办事磨破嘴”,类似的“事难办”现象,相信有许多人都有经历。为提高行政效率,解决群众“办事难”,有条件的地方将多个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到一个大厅里,让群众享受到“一条龙服务”,“力争一次性办结”。随后,又出现了电子政务、网上办事、电视问政、微博问政等形式。尤其是电视问政,让不少官员感受到压力,有的在台上就被问得大汗淋漓,有的对曝光的事一个劲儿地鞠躬道歉···【详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党员干部也是普通人,当然有犯错误的时候。一个人如果没有自觉的、不断的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就难以提升自己、上新台阶;一个党组织如果没有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就不会有活力,就会在“一团和气”中丧失战斗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了。正因为如此,中央反复要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着力贯彻和体现整风精神,把批评与自我批评摆在重要位置···【详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