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只干不问为问了再干——山东文化惠民“群众点单”(4)

变只干不问为问了再干——山东文化惠民“群众点单”(4)

核心提示:山东省委深刻反思后转变思路:文化惠民是民生工程,政府不能拍着脑袋干,必须符合群众胃口,让群众点“单子”,政府照“单”干。

闲时可从艺  文化“种”基层

■扶持庄户剧团7万多个,业余文艺骨干44万多人

虽然每年有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但一年只有一次,群众观看的人数和几率非常有限。“村村通”节目鲜活程度不够,群众感觉不过瘾;“一村一场戏”数量少,群众看了“不解渴”。

——摘自“三问于民”调研报告

“三下乡,好是好,就是让人吃不饱。”这是肥城市石横镇红庙村村支书冯立银的感慨。明星大腕来得再多,也不过是演完了就走。文化惠民要想细水长流,还是要把文化“种”进基层,在乡村土壤里生根发芽。

作为公共文化活动的热心组织者和参与者,庄户剧团和业余文艺骨干常年活跃在基层群众当中,无疑是最好的文化“种子”。山东省不断加大对庄户剧团的扶持力度,让他们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支生力军。目前,山东省登记在册的庄户剧团就有7万多个,业余文艺骨干44万多人。

“忙时种地,闲时从艺,庄户人的日子天天唱着过。”在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沈庄村,与“土坷垃”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王锦山老人如今成了“文化人”。祖孙三代16口人中,有12人参加了庄户剧团。舞龙舞狮、高跷旱船、踹(吹)拉弹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绝活儿。

峄城区委书记刘振学介绍说,庄户剧团的发展已经纳入镇街考核的主要内容,通过搭梯子、指路子、给票子,走出了一条财政小投入撬动庄户剧团大繁荣的新路。“在这样一个文化需求多样化的时代,庄户剧团就是文化的使者,将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

针对解决基层文化管理专职人才匮乏的问题,山东省制定出台了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将重点放在落实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和村(社区)文化管理人员队伍上。仅去年以来,全省市、县两级免费培训乡镇文化站长和乡村文艺骨干22000多名,通过吸收志愿者组建的群众文化辅导团也发展到20万人。截至目前,山东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达到3100多名,每个村(社区)基本都有1名文化管理人员。

山东省还把文化发展目标纳入综合考核体系,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在山东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文化建设的权重占到了10%。

“文化惠民、服务群众不能搞成活动式、运动式的一阵风,而要成为一种责任、一项制度、一件天天想着做好的事。”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说。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