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诺奖警示金融资产泡沫风险

2013诺奖警示金融资产泡沫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学正在从理论范式而转向实证和政策实践的范式研究,而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更凸显了这一点。

thumb_340_233_1381798424542

作为全球经济学界殿堂级奖项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不仅是洞悉全球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与研究趋势的窗口,也成为正处于迷茫困惑的全球经济风向标,为各国政策制定者提供新的政策指引。

此前一直呼声最高的芝加哥大学佩兹曼教授和波斯纳并没有问鼎,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给全球一个惊奇。凭借“有效市场假说”、“资产价格模型”等理论折桂诺奖的是行为金融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拉尔斯·皮特·汉森,以及罗伯特·J·席勒。

事实上,与金融危机之前诺贝尔经济学近些年更多的关注一般均衡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跨学科研究,以及经济分析新方法不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在从过去对计量问题的重视转向经济领域的现实问题分析,经济学正在从理论范式而转向实证和政策实践的范式研究,而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更凸显了这一点。

行为金融、行为经济并非是主流经济学派,更有别于主流经济学理性假说。过去主流经济学主要是理性建模和统计实证,在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阈里,理性就是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通过成本-收益,趋利避害原则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手段进行优化选择。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许多研究者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