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章中群众路线的来龙去脉

中国共产党党章中群众路线的来龙去脉

党的群众路线,概括来说就是指党章中所讲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群众路线写入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党的根本大法--《党章》中,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党对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民为国之本,国依民而存”。

回顾建党92年、执政64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先后共十次修订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章中的表述,及时把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体现到党章内,使党章不断充实、完善,从而使党章在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更好地发挥根本性规范和指导作用。

“咋不劈死毛泽东”让共产党人自我反思

中国共产党在初创时期,就明确认识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在许多文件里,都体现出了群众观点。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六大政治决议案中作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的论断。此时,党的群众路线更多的是在一系列的文章、报告中阐述和强调。

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为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开始不断完善。

长征到达陕北后,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军政人员大量增加,使人民的负担逐年增加;陕甘宁边区地广人稀,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又遭特大旱灾;加之国民党加紧了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老百姓对共产党产生了一些不满情绪。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讨论征粮问题。天正下雨,会议室突然遭到雷击,靠着柱子坐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被电击死。事后,一个农民便说:雷公也不长眼睛,劈死个小县长算啥?咋不劈死毛泽东?

这件事引起毛泽东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反思。对群众的不满和怨言,他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他说,群众不满意,说明我们工作没做好。1943年6月,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决定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完整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

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这段经典的论述成为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完备的科学理论形态的重要标志。

一切为了群众--七大党章反映了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

1945年4月23日,中同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和《愚公移山》闭幕词中着重讲了群众路线的内容,并将“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列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强调群众路线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5月14日-15日,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首次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路线。”之后,他重点阐述了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问题,把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作了四个方面的系统概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充分论述了群众观点的重要性、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并第一次将群众路线定位于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6月11日,大会通过新党章。在新增的总纲中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并经常注意巩固与扩大这种联系。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理解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帮助他们组织起来,为实现他们的需要而斗争。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决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同时以革命精神不疲倦地去教育人民群众,启发与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中国共产党必须经常警戒自己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性,必须经常注意防止和清洗自己内部的尾巴主义、命令主义、关门主义、官僚主义与军阀主义等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

在第一章“党员”的第二条第三项中添加了“为人民群众服务,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需要,向人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

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虽然没有出现“群众路线”的字眼,但却集中反映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章中系统地阐述群众路线问题,概括了建党以来尤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标志着我们党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理论都成熟起来了。成熟的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在解放战争的凯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展现。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