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部贫困县的职教探索(2)

一个西部贫困县的职教探索(2)

核心提示:泾源县位于宁夏最南端,六盘山腹地,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唯一的职业中学成立于1984年,长期以来,职业中学因为生源严重不足,一直承担普通中学教学任务,直到2009年,才从普通中学转向职业中学。

“必须要让群众看到上职中的好处。”每次下乡去做招生动员,禹中昌都要向村民们介绍接受职教的好处。“算时间账、培养成本账和收益期限账。”禹中昌说,把这些账算清楚了,才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职业中学。

内部培训外面聘请:

破解“双师型”师资难题

为了切实让职教生看到希望,得到实惠,近年来,泾源职中根据市场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先后开设了农学、林学、商务外语、计算机应用等9个专业,同时,还以联合办学的方式,开设有幼儿教育、机电一体化和电脑艺术等专业。

“没有好的出口,职教的吸引力就没有了。”搞职业教育10年,马文选清楚地认识到,在泾源这样的贫困地区办职教,必须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否则,很多农村孩子宁可去打工也不去上学。

泾源职中多年承担普通初中教学,师资力量以基础课程为主,办职教以来,有一批面向市场的技术性专业开设,如何正常开展教学工作,一时成了马文选的新课题。

泾源职中目前有44名教师,编制满员。其中有20名教师在教学一线,其他从事招生、就业及后勤等工作。20名一线教师中,大部分教师多年来一直承担初中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教学任务,另有个别音、体、美教师。

由于编制已满,新人进不来,马文选只能一方面加大现有教师的培训,同时,在相关行业企业外聘教师担任专业技术课的教学任务 。

马建新是泾源职中资深的语文教师,为了能适应学校发展的教学需要,这位有十几年教龄的中年教师接受了学校组织的电焊技术的培训,在承担语文教学的同时,他还带了几个班的电焊技术教学。

“都是半路出家,逼出来的。”马文选说,可能老师们起初并不适应这种转型,但这是形势所迫,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现在已经有一拨老师完成了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上讲台能说会道,进工棚技艺精湛“。

泾源职中的外聘教师来自相关行业企业,如有需要,学校就聘请他们前来授课。“这是不固定的,有些专业今年有明年就没有,也就不外聘了。”马文选说,由于生源不稳固,学校按照不同专业的招生规模办班,有些专业今年开得起,明年可能因为生源少开不起,这样外聘老师也不固定。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