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迫切要求培养大批掌握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迫切要求强化数字技术人才的有效供给与超前储备,迫切要求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长期以来,“低人一等”的偏见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跨过学历的“天花板”,成为不少职校学生和家长们一直关心的问题。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到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27所学校独立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再到2021年,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其中设置了247个高职本科专业,并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建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的国家制度……从中职到高职专科,再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被打破。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如今,我国共有职业学校1.13万所,在校生3088万人,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既关乎国计,也涉及民生。在脱贫攻坚战中,门槛更低、成本更小、就业通道更为直接的职业教育,成为教育扶贫的“排头兵”。2019年高职扩招116.4万人,2020年高职扩招157.4万人,设立中职国家奖学金、扩大高职院校奖助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一大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让人生更加出彩。当前,我国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许多家庭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斩断了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让越来越多的家庭日子越过越红火。对于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来说,这一重要的选择已成为改变家庭命运、实现个人理想的重要渠道。
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中,职业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包括突出职业技术(技工)教育类型特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与布局,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深化职普融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等。展望未来,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1/0414/1124434.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