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免费医疗”的真相(2)

俄罗斯“免费医疗”的真相(2)

记者观察:中国为何不能实行免费医疗?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胡浩 发自北京

中国能不能像俄罗斯那样实行“免费医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厘清全民免费医疗和全民医疗保险两个概念。

据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医改专家顾昕介绍,在全民免费医疗的制度下,产生的费用来自国民的税收,而全民医保则需要对医疗服务缴纳保费。不管采用哪种模式,老百姓能否享受更多的实惠,在于政府对医疗投入的资金多少,能否建立完善的市场化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认为,传闻中的“全民免费(公费)医疗制度”,前苏联早就实施过,中国上世纪90年代前对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也实施过。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服务低劣、浪费严重、财政和企业不堪重负,是这个体制的必然结果。中国之所以放弃这种制度而走向城镇职工医保制度,俄罗斯放弃前苏联的公费医疗制度而走向全民医保制度,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免费(公费)医疗,几乎必然导致过度需求,必然是严重的供不应求。

在我国,目前正在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在这条路上,中国医改取得了显著进展,也仍面临着不少挑战。

从医改之路的原点来看。改革开放后,伴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原有的医疗保障体系发生了变化——2003年,我国拥有公费医疗的人减少到15%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城市。

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比改革前增加了1.72亿,医保覆盖率提升到95%以上。广覆盖的实现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2009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超过151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4506亿元。

政府投入巨大财力建立的全民医保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难题。在国务院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中,要求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城乡居民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同时要求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提高到70%和75%。当然,目前,我国医改的主要目标还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由于人口多、基数大,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做到百分之百人群覆盖和百分之百病种覆盖。即使是备受称赞的“神木模式”也不可能做到如此。

据了解,神木县的医疗模式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全民免费。按照规定,参保者实行门诊医疗卡和住院报销制,门诊每人每年可享受100元补贴,住院报销也设定有起付线,县级医院为每人次400元,起付线以下由患者自付,起付线以上由县财政买单,而一些特殊检查费、治疗费和材料费每人每年报销上限为30万元。此外,在《医保目录》之外的药品,患者也需要自己承担。

“神木模式”的持续和推广也并不如想象般简单。在煤炭业遇冷之后,随着神木县接连出现财政减收、煤老板“跑路”、民间借贷崩盘、商人负债自杀等消息,这项从2009年3月至今一直行进在争议声中的医改措施在两个多月前遭遇多次“取消”传言。“神木模式”是中国医改推进过程中各地所做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在全国范围来看,目前主要面临的普遍问题,即医改步入“深水区”之后必须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进一步理顺医疗结构,提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打破医疗服务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医疗卫生信息化,促进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安全,更加合理、节约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切实解决“药价虚高”问题等。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