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万政务微博转型进行时

24万政务微博转型进行时

核心提示:从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到政府网站的普及,再到政务微博和微信的兴起,历经10年发展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已迈入微政务时代。伴随近日国办下发指导意见,政务微博或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

近段时间,作为政务信息公开重要途径的政务微博新招频出。10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上线,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发布,明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预计从现在到明年,政务微博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而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和认证个人微博将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10月19日在浙江安吉举办的华东地区政务微博峰会上,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阳教授说。

截至2013年9月,腾讯、新浪两大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已超过24万个。从信息发布到务实应用,从单打独斗到矩阵合力,“政务服务中心”功能正成为许多政务微博努力的方向。 

  机遇:中央示范注入新动力

历经2011年的洗礼,2012年的井喷,2013年中国政务微博步入成熟。

截至今年9月,新浪、腾讯两家主要政务微博平台经过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高达24.3万余个,其中政府机构官方微博16.1万余个,公职人员微博8.2万余个。从活跃度上看,仅新浪平台,政务微博发博总数已高达4290余万条,平均每个政务微博发博数约为600余条,转发及评论共计2.1亿余次。较为普遍的有公安、交警、共青团、旅游和地方发布等五类政务微博。

“微政务时代,政务微博群体生态圈正在形成。这对于增进政府形象、应对突发舆情事件、改善政府和民众的沟通,都将发挥出重要作用。政务微博的演进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集群化的特点,逐渐从发布平台转为服务型为主的互动平台,成为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主场地。” 在华东地区政务微博峰会上,与会专家乐观判断。

他们的判断并非无源之水。10月11日,@中国政府网上线,国务院重要政务信息将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开。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发布,其中7处提到政务微博,并明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尤其是涉及公众重大关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与公众进行交流。

中央政府的示范效应和具体的指导意见,无疑将为政务微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