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说什么、怎么说更重要
“开通微博是第一步,让政务微博持之以恒地跟百姓互动对话更为可贵。”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指出,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政务微博应该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以信息公开抵制谣言。
拥有200多万粉丝的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也强调微博及时发布的重要性:“不需在掌握这件事情的全部信息后再发声,第一时间要告诉大家这件事情我知道,已经在调查了解了。”
目前,政务微博日益成为发现舆情的重要源头和舆情回应的第一平台。善用政务微博,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处理问题,迅速披露事件真相,才能真正理解民心、顺应民情、回应民众诉求。
除了回应要及时,如何有效发布信息也成为政务微博面临的问题。
“一定要跳出以前文件、会议那种官话、套话,一定要‘说人话、接地气’。”媒体人杨锦麟说,“政务微博只要运作经营得好,可能会在未来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拥有主导权”。
在微博上,官方表达该如何对接百姓语言?专家建议,要把政务微博人性化,“当你是一个鲜活有生命的人,你说的话老百姓才愿意听、愿意去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换位思考,政务微博发布不能“老想着自己的政绩”。
转型:从信息发布到务实应用
2013年,政务微博不断生活化、亲民化、实用化,朝着以民为本、服务大众的方向发展。
在@上海发布主编周凯看来,政务微博关键是要服务好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面的人,把服务做好就是最大的宣传。“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我们都有持之以恒的理念,就是服务受众。”
与媒体微博、个人微博不同,政务微博掌握行政资源,不仅是信息发布平台、舆论沟通平台,更应是民生服务平台,是电子政务在社交媒体上的延伸。
事实证明,能够主动回应社会关注的互动服务型政务微博是最受网民欢迎的。@问政银川便是政务微博行政服务的一个典型。据统计,去年一年中,经过@问政银川转办和督办的网民反映事件达1.3万件,办结1.2万件,全市信访总量下降约30%。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