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解过剩中推动转方式

在化解过剩中推动转方式

一吨钢材利润一度低到0.43元,连一根冰棍都买不到;全国光伏企业总产能达到40吉瓦左右,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装机量还多;上半年,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利润总额只有35.8亿元,同比下降超过50%……

再看一组数字:上半年我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9%,低于80%至90%的国际通常水准,其中钢铁、电解铝、水泥、船舶等一些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在70%左右。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表明,产能过剩正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中国经济进入提质增效的背景下,能否化解产能过剩,关系到整体经济和发展方式转变。

要透过过剩看全局。在完善的市场体制下,由于现实经济运行的供需动态匹配及经济周期性波动过程需要时间,会出现产能相对需求过剩的情形。这种过剩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常态,有利于促进竞争、推动技术升级。但是,我国现阶段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呈现出全面性、长期性的特点,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很多企业大打“价格战”,效益大幅度下降,有的行业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将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我们必须正视产能过剩的严重性、危害性,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要找准原因化解过剩。本轮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市场因素,还有体制机制、政府管理方式等深层次原因。在产能形成过程中,市场没能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一些非市场因素在发挥作用。例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拉投资,扭曲了要素价格,阻碍了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功能发挥。此外,产能过重的行业总量大、见效快,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竞逐的发展领域。因此,化解产能过剩关键在于,推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健全完善市场制度。

要在化解过剩中谋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也积累了一些问题,现阶段的产能过剩便是其中之一。纵览这些年我们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以前看似管用的强化新建项目审批、强制淘汰等传统的产能过剩管制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还会强化企业过度投资的倾向,带来新的扭曲,导致市场难以自发调整产能、市场波动加剧等不良政策效应。

当前,我们应当着力摒弃原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经济发展提质增速。要更加注重采取市场手段,依靠市场力量化解产能过剩;更加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政府管理,减少行政干预,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更加注重让政府通过“看不见的手”,将市场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唯此,才能过剩得解决,创新得提速,改革得推进。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