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3)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3)

----重温我们党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

1949年3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向全党发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号召。会后不久,当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前,毛泽东又形象地把共产党执政比作进京“赶考”;并且谆谆告诫大家:“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他的这些号召和告诫,不仅为我们党成功实现历史性转折,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还警示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和坚定奉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

“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

新中国成立,就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从国内来看,国民党政权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物价飞涨,投机猖獗,生产萎缩,民生困苦;从国际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用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妄图把“红色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在此背景下,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我们党继承和发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还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且克服了三年经济困难,经受住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曲折。

新中国刚刚成立,毛泽东便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中殷切地提出:“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由他亲自主持起草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还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对此,他解释说:“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但是我国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这是一个矛盾。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方法。”

抗美援朝期间,面对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对手,为了保家卫国,他又提出:“为了继续坚持这个必要的和正义的斗争”,“需要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后,他又大力倡导勤俭建国。他说:“要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社,勤俭建国。我们的国家一要勤,二要俭,不要懒,不要豪华。懒则衰,就不好。”

此后,在农业合作化中他又多次提出,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强起来,就需要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为此,他反复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面,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情况是复杂的,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