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5)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5)

----重温我们党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

“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种新情况、新事物开始大量涌现,党风、社会风气以及党群关系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面对这一情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并据此强调,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等等。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在新时期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思想。

改革开放初期,正值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为了尽快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上,邓小平提出要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用良好的党风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他认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因此,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为此,他对当时党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尖锐批评。他说:“如果党的领导干部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反党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利私,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自己的人实行打击报复,怎么能指望他们改造社会风气呢!”

基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国情,他还提出,在中国搞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相当大的目标”,“要有相当长时间”,因此要教育人民“不能浪费”,“不能把经济发展的成果通通分掉,那样再生产、再发展就没有希望了”。他的这一思想,集中地反映于1981年的两次重要谈话中。这一年9月,在会见日本公明党第十次访华团时他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现在我们搞四化,情况会逐步好起来,但是好起来也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只追求物质享受,以后的发展就没有希望。”同年11月,他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我们历来的艰苦奋斗的传统,否则我们的事业是不会有希望的。他说,中国式的现代化,不能同西方比。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目标不能达到。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邓小平更加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并提出“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为此,他还反复告诫说: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还要夹着尾巴做人,要很谨慎,并且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还是要讲,一点不能疏忽;要勤俭办一切事情,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反复强调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永远艰苦奋斗,切实做到克勤克俭、励精图治。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交往和联系越来越频繁,对外日益紧密。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作为后发展国家,我国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新的问题。面对这种局面,江泽民提出,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他说:“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那么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那么一点,还有八千多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没有任何条件可以搞高消费、高享受,只能搞适度消费。即使以后我们国家富强起来了,仍然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