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4)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4)

----重温我们党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

与此同时,随着革命胜利,有些党员干部出现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愿同群众共甘苦、斤斤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甚至贪污浪费等思想倾向。毛泽东对此十分警惕。他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必须克服并加强教育。1951年1月,他就此指出:“对于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严重现象,如果不加以彻底肃清,它们就要腐蚀我们的党,腐蚀我们的政府,腐蚀我们的军队,腐蚀一切财政经济机构和一切革命的群众组织,使我们的许多干部人员身败名裂,给我们的国家造成极大的灾害,一句话,这就有亡党、亡国、亡身的危险。”一年后,在《关于三反斗争必须大张旗鼓进行的电报》中,他又进一步强调:“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一样的发动广大群众包括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去进行,一样的大张旗鼓去进行”。

根据他的这些要求,建国之初便在党内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著名的反贪污、反浪费及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中共天津地委负责人刘青山和张子善在运动中被揭发犯有严重的贪污浪费和破坏国家政策法律的行为。有的同志为刘、张二人感到可惜,认为他们两人都在革命战争中有过贡献。毛泽东却说,杀了一个,可以挽救十个、一百个、一千个干部。最终,这两人都受到了最严厉的制裁。对此,毛泽东曾解释说,“浪费和贪污在性质上虽有若干不同,但浪费的损失大于贪污,其结果又常与侵吞、盗窃和骗取国家财物或收受他人贿赂的行为相接近。故严惩浪费,必须与严惩贪污同时进行。”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毛泽东又进一步呼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勤俭节约、艰苦创业。

为了引起全党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在1956年11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通过我们党历史上的一些看似平凡、实则影响很大、意义非常的故事,来说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大政治意义。在谈到提倡艰苦朴素、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时,他举了朱德总司令过草地的故事。他说:“厂长、校长可以住棚子,我看这个法子好,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长征路上过草地,根本没有房子,就那么睡,朱总司令走了四十天草地,也是那么睡,都过来了。”在谈到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时,他又举了“酸菜里面出政治”的故事。他说:“我是历来主张军队要艰苦奋斗,要成为模范的。1949年在这个地方开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有许多同志赞成,我就反对。他举的例子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他说这不行。我说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在他的大力倡导下,这次会议通过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号召全国人民都要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毛泽东之所以一再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既来自于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洞悉,又来自于他对我们党这一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的坚定奉行。在他看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权宜之计,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