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要“教育”更要“实践”(2)

群众路线要“教育”更要“实践”(2)

迈好基层治理转型第一步

脱离群众,缺乏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危害极大:一方面严重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疏离党群干群鱼水关系;另一方面,严重损害社会的办事效率,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从而拖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试想,办一个营业执照就要耗时一年半载,不断地跑部门、盖公章,加重企业负担不说,可能很多宝贵的商机也因此错过。更有甚者,对社会治理而言,脱离群众不办实事,后果更加严重:其一,造成信访上访事件不断,本来一些并不复杂的事情只要沟通一下能解决,但由于见不到“官”,无人拍板定夺,终酿成大事祸事;其二,使各种网络谣言有了市场;其三,强化人治弱化了法制,社会上流传的“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很能说明这种心态,以致腐败滋生,社会风气败坏;其四,群众维权工作难以落实,群众的合理诉求、正当权利得不到应有保障。

“三难”的背后,一定程度上也隐匿着基层治理的深层困境。其根源恐怕还在于我们自身的作风不够硬,体制机制不够畅通;政府部门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短板和缺失,以致有些问题通过正规程序往往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还有一些地方基层“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凡事要上级拍板才能定夺;有些党员干部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在群众面前以“官老爷”自居,这样只能把与群众的距离越拉越远。

克服“三难”现象,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我们密切联系群众、实现基层治理转型的第一步,这一步迈得如何,事关作风能否转变的关键,必须高度重视,取信于民。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