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揭四大短板:怠惰自满铺张浪费
在6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聚焦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上。因此,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查摆党委班子的“四风”问题。
在形式主义问题上,最为普遍的是文山会海现象突出,调查研究走样,注重表面形象和短期效应。青海、甘肃、重庆、北京、天津、吉林、江苏等至少13地民主生活会中承认会议多文件多是“顽症”,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北京提出领导同志出席活动和陪会多,会议多、文件多;吉林坦陈“一些开工、剪彩、奠基等活动常委同志参加了不少”;上海也自评“文件会议过多,检查评比过滥”。
广西承认,自治区政府和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的文件,平均每年1700多件,平均每天发5份文件。不少文件只是照搬照套,没必要印发,但也照样去做了。
此外,各地反省出来的一个普遍问题是调查研究走样。青海提出“调查研究浮在面上,解决问题针对性不强”;吉林提出“调查研究很少到矛盾突出、条件艰苦、生活困难的工矿、山区和农村。下基层浮于表面、走马观花,往往是提前打招呼,按‘规定路线’走,见事先挑好的人,很难听到真话、了解到实情”。
有人说,一些庆典仪式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会场讲排场、动员讲气势,表面上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空空洞洞。有人直言,一些工作停留在“场面”、“表面”、“纸面”,实打实抓落实不够。一些工作停留在“场面”、“表面”、“纸面”,实打实抓落实不够。
在官僚主义方面,反映最普遍的一个问题是存在脱离群众的倾向,至少13地反映出这样的苗头。
广西、河北、重庆、青海等地党委承认“位子高了,官气多了,必然伴随着”脱离群众“。”居庙堂之高‘之后,群众观念淡薄了,对基层情况、对群众疾苦确实没有以前那么感同身受了“,习惯当”甩手掌柜“。青海提出”基层观念比较淡薄、联系群众不密切、公仆意识树得不牢、维护群众利益不够有力“;重庆提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解决不力“、”对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重视不够“;安徽坦陈”做群众工作怕麻烦、图省事,解决群众诉求抓得不够紧,纠正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不够及时有力,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北京提出”对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棚户区改造、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等热点问题研究解决不够“。广西承认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政务环境不优,担当意识不够强,大局观念、全局意识还不够,民主决策做得不够好,重视基层基础不够。河北称在官僚主义方面,大家谈得较多的是,调研论证不够,发扬民主不够,主观决策较多。
挖掘原因时,福建、河北、浙江三地提出了”政绩观“扭曲的问题。比如河北开门见山指出官员政绩观存在偏差,追求短期效应,急功近利,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浙江承认”在发展观、政绩观上还存在错位的地方“。
在享乐主义问题上,各地最为普遍的问题是怠惰自满、安于现状的情绪弥漫。
青海、重庆、江西、安徽、江苏等地均提出了”艰苦奋斗精神消减、弱化“的问题。安徽概括为”小进即满思想有所滋长,艰苦奋斗精神有所淡化“。甘肃等地都提出改革创新魄力、锐气不足的问题。江苏概括为”改革创新的锐气不足,破解发展难题的动力不强“。山西称主要是艰苦奋斗精神有所放松、进取精神不足,勤俭节约的传统有所淡忘,”三公“经费管理不严。河北反省的是注重豪华和排场,只讲体面,不管花钱,”晚上想好千条路,早上起来’磨豆腐“。
谈及奢靡之风,铺张浪费三公问题反省的最多。”舌尖上的铺张“、”车轮上的浪费“、”人情消费“、”一些领域腐败问题多发“,是多个省份在检讨奢靡之风时出现的字眼。
内蒙古提出”超编超标配备公车问题突出,存在违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现象“;吉林提出”超标准用车、违规使用军警牌照、公款出国经费过高等问题“;北京提出”对出国团组审批管理失之于宽,存在借公务之名旅游的问题,对公务用车管理失之于松“……
此外,各地普遍提到节庆活动铺张浪费严重。北京提出”节庆论坛展会等活动存在铺张浪费现象“。
广西提出主要是对外公务活动讲排场,节庆庆典、评比达标、仪式活动过多过滥,公款吃喝、违规消费的现象还没有完全禁止。广西一位常委直言:“一个规模不大的研讨会,筹办单位一开口就要几百万元,让人非常心疼。河北称超标接待、超标用车,造成舌尖上的浪费和车轮上的浪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