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户口·花了20年
■ 梁佳明 武警战士
“操碎心,磨破嘴;苦青肠,跑断腿”,足以道出老百姓对“中国式办证难”的无奈、委屈甚至痛恨。我觉得,这里有政府办事人员的责任,也有当事人自身的毛病。
我爸是农村户口,我妈是城镇户口,他俩结婚时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因此办不了结婚证,更办不了准生证。我出生时,爸爸到派出所去为我落户口,派出所工作人员说:您得拿“准生证”和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书”来。可我是在农村奶奶家由所谓的“老娘婆”给接生的,哪来的“出生证明书”啊!爸爸到医院去开证明,医院方说,您的孩子不是在我们这儿生的,不可能给您开证明。正因如此,一晃20年过去了,我的户口一直没有落上。这期间,也曾多次找过相关部门,但始终未果。
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我因为没有户口,小学不收,爸妈与学校好说歹说总算让我把小学念下来了。念中学时,仍是托人说情才能就读。现在我已经是成年人了,可没有户口,也没有身份证,想出差,住不了宿;想乘飞机、坐火车,买不了票;想出去打工,也不行;连想存款都存不了啊!我真是东挪不得,西动不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成了中国的“黑人”。我从小就想当兵,为了圆这个“参军梦”,我得要户口、要身份证,还别说,这一要,还挺管用,武装、公安、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多方协调,共同努力,终于使我落上了户口,办理了入伍手续,成为一名军人。
“办证难”也是公开的“潜规则”了。对于无权无势无关系的普通人而言,有时候办事就犹如登天一般。而对于有权有势者来讲,往往不需耗费太多精力和时间。因此,希望政府部门尽快转型,简化办事流程,让我们一目了然,知晓办事办证需要哪些手续和资料。
(陈希国整理)
办营业执照·一波三折
■ 小 李 外企行政人员
两年前,我们公司准备在某沿海乡镇设分公司,老板派我到当地办理营业执照。虽然提前按网站要求准备了材料,可“涉世未深”的我还是没料到,此行如此不易。
在行政服务大厅,一名女性工作人员飞快地扫了一眼材料:“不齐,回去补。”我问:“缺了哪些?”答曰:“上面不都写了吗?”我问:“我就是按要求准备的啊。”答曰:“不齐,回去补。”捧着一沓材料,我只得悻悻地退到一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