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民健康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路径
重视大众健康教育,树立全民健康观念。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的第一资源,是社会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人口的数量、质量以及人力资本利用程度。因此,关注健康、以国民健康促进经济增长,既符合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又可以扩大内需、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加强普及公共卫生与健康知识教育,引导城乡居民改变不科学的健康观念,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只有人人树立健康观念,人人参与防病治病,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国民的健康素质才能提高,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健康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如何通过转型升级释放内需潜力已成为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用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形成了庞大的市场需求。这为大力发展以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养老为目的健康产业以及以健康为向导的健康经济提供了契机。健康经济主要包括技术含量高的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大量以改善健康为目的的中高端服务业,主要涉及自主研发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和大型医疗仪器等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保健用品、健康营养食品、健身用品等健康产品产业,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家庭健康护理、老年健康照顾、休闲健身、健康文化创意、综合性养老养生园区等健康服务业。大力发展健康经济,能够加速释放消费需求,创造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提质增效。
完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提高医疗可及性、公平性。建立并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良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其公民提供健康保障的必要手段。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医疗可及性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不公平现象依然比较突出。新时期,政府应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完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加政府卫生投入,促进卫生领域的公平性,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