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2)

专家解读《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2)

[高波]:小小贺年卡,内有大文章。它可能裹挟着党员群众深恶痛绝的一些不正的风气,甚至被称为是“亚腐败”,它所耗费的公款、浪费的资源、败坏的风气、损害的形象,不容小视。首先它造成了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我们看一个2009年的官方统计数据,我们某东部沿海省份的一个区有党政机关大约150个,如果每家印制1000张贺卡、每张平均5.5元,总计15万张贺卡,大概需要公务的经费是80万元。

[主持人]:15万张,虽然每张5块,累计的数字就很庞大了。这个数字是很悬殊的。

[高波]:问题关键是贺卡大家看完以后,就扔在垃圾桶里,相当于80万元被扔在垃圾桶里,按照当年的财政统计,如果这80万元用来搞农村的医疗保险,大概有1万个农民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险。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惠民之举。还有一组数据,因为制作贺卡,优质的纸张来源、优质的木材,据环保部门计算,如果一千万人平均每人寄一张贺卡,要砍掉接近3000棵十年生的树木,当然还要耗电1万度、排放废水3万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全国这个数字也是非常惊人的。

更重要的是贺年卡等物品不但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次污染”,它还可能造成党风、政风、行风方面的“二次污染”,甚至成为中央现在坚决反对的“四风”的外化形式和一种载体。比如它可能是形式主义的载体,我们的一个贺卡往往发和送,例行公事,上下级部门、各部门之间、领导之间、上下级之间收收发发成了一个规定动作,内容千篇一律,甚至现在有些亲笔的签名都省了,电脑打印,很多单位的贺卡、台历,因为上面有时间,往往是不能连续使用,没有用完就成了废纸,完全是一种形式。

它还可能是官僚主义的“遗毒”。像我们团购的贺卡、年历,它负载了权力的属性,因此被老百姓认为是“官样文章”,市面上有人统计过,流通的有奖贺年片,甚至有的比例80%都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定制的,那就造成了个人寄卡、单位“买单”。还有一些单位办公室人员或领导秘书到了岁末年根上加班加点,帮着领导写贺卡,完全可以是一种官僚作风了。

它可能还是享乐主义的先兆。我们在调研当中也了解到,以往一些节日的腐败屡禁不止,有的个别领导干部一到了岁末年初,心里就根长了草似的,他就在想,该送什么礼、收什么礼,该请什么人吃饭、谁请我吃饭。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