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我想中央这么细致入微地抓作风,肯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它的实际效果我们可以用五个“见”来总结,那就是“见人、见事、见物、见时、见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经常讲一具体就深入,打个比方讲,如果一年365天,我们管住了公家的钱袋子、管住了公职人员的嘴皮子,也就是管住了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春节的饺子和贺卡,我们的公款吃喝是不是会好很多呢?党和政府形象是不是更加亲民呢?因此,抓作风抓具体意义重大,它体现了“三抓三强”的良好趋势:
首先,抓时间结点,针对性更强。反腐败现在提出来“治标要为治本赢得时间”,那就要抓住关键的时间节点,一个标一个标地治,一个节一个节地抓,扎紧制度的篱笆,勒紧公家的钱袋。
第二,抓具体行为,执行力更强。我们过去讲多少个制度管不住一张嘴,行为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实践。无论是公款接待、公务会议,还是现在的公款购买贺卡、印制台历,把凡是体现权力属性的行为方式、视觉载体管住。所谓为民、务实、清廉的治党之本、用权之本才能看得见、摸得着,我们的群众才能感知,才能信服。
第三,抓公款使用,它的长效性更强。中秋的月饼禁令、现在的贺卡禁令,背后的核心在于,凡是花公款的地方,钱再少也不能纵容;凡是用公权的地方,事再小也不能漠视。这是问题的根本,也是问题的关键。
[主持人]:抓事情不是只在大事上着眼,只要跟滥用公款有关的相关细节问题,我们全都看得到、注意得到,都在关注它。今年以来,中央对“四风”问题三令五申,有些网友也会质疑,会不会这样的三令五申会流于形式,走过场,一阵风刮过,完了就完了呢?
[高波]:我想各位网友的心情和观点也可以理解,因为整顿“四风”事关民心向背、事关执政安全,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战略工程,需要打持久战、攻坚战,特别是需要我们综合施治、多措并举。
我这里想重点谈一下加强监督的问题。换言之,抓成风的问题,更要在监督常态化、机制化上下功夫,要做好监督这篇大文章。比如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可不可以结合起来进行,一是,我们把整顿“四风”问题与巡视监督结合起来。我们知道,中央现在非常重视发挥中央巡视组的作用,中央巡视组也确实在“打老虎”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乘势而上,把“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作为中央巡视组的重点巡视内容之一,加大发现的打击的力度。
第二方面,我们可以考虑把整顿“四风”问题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经常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舆论的监督是有力量的。我们能不能把网络监督用好,编织一张“全天候、无缝隙”的监督大网,让那些敢于搞“四风”的人无处遁形、无地自容。我们调研当中也了解到,广东、浙江、湖北、河北一些地方搞明察暗访,录像为证,效果还是很好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