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5-10年能源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非常突出,煤发电占了发电量的78%,核电只占1.97%,风电、太阳能虽然发展迅速,但只占发电量的2%,近年来越演越烈的雾霾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警示我们应加快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调整,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
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了一万亿千瓦时,占整个发电量的比重已超过20%,今后的发展潜力依然很大。应该进一步增加核电的比重,世界上核发电约占全部发电的10%,而我国目前不到2%,这是造成煤在能源中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同时应该加快完善电网结构,使新能源能在更大范围内消纳,改变弃风弃水的状况。
能源结构还和经济整体结构有关。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突显了制造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国电力消费二产占了70%以上,服务业用电只占13%,居民生活用电占11%。而二产用电在发达国家通常只有40%左右。这或许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决定的,但深刻影响了我国的电力消费结构。今后随着经济转型,发展趋势是服务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的增长会快于制造业用电的增长速度,而作为二次能源的电力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会上升。
虽然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都已是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年能源消费量才只有2.7吨标准煤,刚刚略高于世界人均年消费2.6吨标准煤的水平,人均年用电3500度,而人均生活用电才490度,处于较低水平。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均用能、用电还会进一步提高,能源行业要靠改革、发展、调整、创新来应对这一挑战。
(本文作者介绍: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