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中国声音”彰显综合实力(3)

摘要:11月5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任期两年。这是该组织历史上首次由中国人出任这一职务。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日趋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上国际组织高官的角逐场,出任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到联合国维和部队战区司令、世贸组织副总干事等要职。

有效提高话语权是个渐进的过程

专家们普遍认为,要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话语权,派遣、鼓励更多中国人到国际组织就职是一条良策。

吴建民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建议,中国要加大向国际组织派人的力度,理由是冷战结束后,国际组织的地位在上升。“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组织是修改秩序的重要力量,而在国际组织工作的人员至关重要。”

他举例说,长期在联合国工作的人知道,负责会议流程的各委员会秘书作用非同寻常。在那里工作的中国人,如能在国家利益和世界利益之间找到平衡,提出的建议不仅会得到国际社会认同,也能照顾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3

(图为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上的联合国秘书处大楼。)

王逸舟说,韩国等国家对国际组织高度重视,政府出资支持年轻人前往国际组织实习等做法值得中国借鉴。此外,中国高校应开设更系统、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国际公务员课程,并且聘请更多有国际组织任职经验的人授课。

除了向已有的传统国际组织输送更多人才外,专家还指出,中国还应拓展渠道,倡导设立新的国际组织。

苏长和说,中国已成功参与创建上海合作组织,过去十年也参与创立了一些可转变成国际组织的合作机制,如金砖国家机制等。未来,中国应继续倡导建立更多的多边合作平台。

“让更多中国面孔出现在国际舞台,有效提高中国的话语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吴建民说。(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