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于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的问题
农业部答复:感谢网友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关心。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实施“四补贴”、最低收购价等惠农政策,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鼓励开展土地流转,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各级农业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工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突破;加强耕地质量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产出能力。
下一步,农业部将会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各项措施落实,修订完善《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各级政府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职责;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五、关于加大农业现代化投资比重的问题
农业部答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强农惠农支持政策体系。到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总支出已达到12287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的规模已达到2000亿元左右、超过总量的50%。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现代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达478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但是,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相比,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总量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金融、信贷等各类资金共同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还未有效建立。
下一步,农业部将坚决贯彻中央要求,顺应群众关心期盼,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政策创设和工作创新,努力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升农业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业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推进重大农业工程建设等方面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国家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资金结构调整,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目标逐年增加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
六、关于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条件的问题
农业部答复:2012年中央1号文件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出“一衔接两覆盖”的政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推动中央政策的贯彻落实,一是通过中央定额补助、地方配套投入的方式,为全国乡镇推广机构建设业务用房,配备仪器设备和下乡交通工具,从2010年以来中央累计投入58亿元,支持全国近3万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二是启动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每年26亿元,用于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培育科技示范户、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基层农技人员。三是推动地方落实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据我部调查统计,基层农技人员工资水平近年来有较大改善,但部分地区还低于当地教师和医务人员10%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为重点,指导各地按照法律规定和有关政策要求,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尤其是推动地方抓紧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以及各项津补贴,切实保障县乡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