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关于农业发展中的“形象工程”问题
农业部答复: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政府农业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投资效益和建设效果也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现实来看,在农业投入总体上供不足需的同时,部分农业项目也出现了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不高,甚至变成脱离实际需求、浪费资金资源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问题。究其根源,政绩观偏差、决策程序不完善、投入总量不足、群众参与监督不够等都是重要原因。
下一步,针对农业部门参与管理的有关项目,农业部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管理下放和工作创新,进一步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强化实施监管和责任追究,推进项目公示公开和投资绩效考核,努力提高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同时,继续加强工程谋划、规划编制、投资争取等基础性工作,积极协调配合和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资金安排和建设力度,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扶持高效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八、关于提高农作物补助的问题
农业部答复:粮食市场放开后,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也是根据种粮成本增加等情况,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在主产区对稻谷、小麦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政策;2007年以后又对玉米和大豆实行了临时收储政策。到目前,国家已连续6年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连续4年提高玉米、大豆临时收储价。2013年每斤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小麦、玉米价格分别达到1.32元、1.35元、1.5元、1.12元和1.12元(吉林标准水价格)。明年,国家还将根据种粮成本变化等情况继续提高粮食价格;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于今日向社会发布,每50公斤2014年产小麦(三等)118元,比去年提高6元。此外,今年的大豆临时收储价格国家也将于近期公布,希望网友们广泛宣传。
中央财政对于农作物的补助,有的用于普及良种,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马铃薯、花生、青稞、天然橡胶良种补贴,补贴标准分品种确定并适时合理调整;有的用于补贴生产成本,如对粮食生产的农资综合直补,补贴标准按照每年化肥、柴油价格变动情况实行动态调整;有的用于推广合理生产模式,如粮棉油糖高产创建补助和园艺产品标准化生产补助,对高产创建片和标准生产园实行“以奖代补”、定额补助;有的用于推广特定农业技术,如农业防灾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对坐水种、病虫防控、小麦一喷三防、旱作农业地膜覆盖、东北水稻大棚育秧、南方水稻集中育秧、产地储藏初加工等技术给予补助,补助标准根据不同技术的应用成本及财政合理引导的需要确定。
九、关于城郊菜园减少和蔬菜价格大涨的问题
农业部答复: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蔬菜价格上涨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物价总水平,菜店租金,人员工资、物流成本等大幅提高,均推动蔬菜价格上涨。城郊菜园减少是蔬菜价格上涨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虽然城市扩张,近郊菜园面积减少,但同期城市远郊及农区的蔬菜面积在增加。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国蔬菜面积年均增长8.8%。2012年全国蔬菜面积30528.86万亩,产量70883.06万吨,人均蔬菜占有量523.49公斤,国内蔬菜供应是充足的。短期内蔬菜价格波动是由于生产淡旺季茬口交替、恶劣天气和偶发事件发生导致的运输不畅、农资和人工成本上升等造成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