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使活动与群众的工作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落地开花,各具特色。
在调查中,我们感到,“善行河北”活动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它的群众性,活动紧紧围绕“认知、践行、引领”,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在参与活动中认同、提高、受惠,以激发和满足群众内心深处的道德需求。
一是在各行各业开展“善行河北”活动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把活动融入群众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如,国家电网河北电力公司在活动中,不仅把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看成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而且把加强道德建设作为使公司上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状态,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益,提高员工积极性、创造性、满意度和归属感,树立“责任央企”良好社会形象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其次,针对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各行各业在深入开展本职业务的道德建设中,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各自工作职责,明确解决当前群众对本行业最不满意的一两个突出问题,使群众真切感受到道德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二是注重发挥新、老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群体、基层单位都把典型引路作为推动活动的重要抓手,开展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月评河北雷锋”、“评选表彰学习道德模范”等活动,共有上千万人次参加了各类评选,兴起了崇尚好人、争做好人的热潮。如,藁城市岗上村30年如一日,以将村中的好人好事记录在《功德录》中为载体,用正面激励的方式培育文明村风,目前已记录《功德录》184本,记载了10多万件好人好事。
三是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初步实现了基层农村、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经常化,使志愿者服务逐步由重大节日向经常化转变、由青年志愿者向各类志愿者全体参与转变、由松散管理向规范管理转变。如,石家庄市裕华区建南社区,是一个老人多、低收入人群多、弱势群体多、结构松散的老社区,过去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问题成堆,仅靠十几个人的社区组织,根本无力为7000多居民服好务。乘“善行河北”活动的东风,社区组织牵头,完善和新建了政策宣传、文化娱乐、环境卫生、纠纷调解、空巢老人帮扶等11支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志愿者的道德奉献,彻底改变了社区管理不善和服务缺位的老大难问题。如今,建南社区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物业管理面貌焕然一新,还吸引了省委副书记赵勇,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艾文礼等许多“外来”人士加入建南社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日”活动,注册登记为志愿者,并分别与孤寡老人张桂兰、残疾妇女高惠明等结成帮扶对子。
观念行为:新成效
“善行河北”活动开展近两年以来,互助之风、诚信之风、敬业之风、孝老之风在燕赵大地劲吹,活动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1.“四德”建设见成效。
一是社会公德意识逐步提高。我们调研所到的城乡社区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志愿者组织,义务帮困扶老、保护环境卫生、维持社区治安,等等。一位志愿者对我们说:“把内心的善意转换为行为的善举,对许多人来说,‘就差有人出来吆喝一声’,志愿者发挥的正是这样的‘吆喝’作用。”在青县,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和中小学生自发开展 “劝阻不文明行为”活动,他们走上街头,规劝不文明言行,纠正交通违章行为,捡拾白色垃圾,清理“城市牛皮癣”,效果显著。
二是爱岗敬业意识明显增强。河北省电力公司自掀起“八小时之内做优秀员工,八小时之外做优秀公民”的职工道德建设热潮以来,客户投诉数量降低86%,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65%,综合业绩攀升至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前列。公司员工累计提出创新成果6.1万项,经论证后推广2.8万项;申报国家专利1883项,获得授权955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