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得到进一步弘扬。在河北调研期间,尊老爱幼感人泪下的故事俯拾皆是。青县有个周汝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已是70多岁的老人,至今仍然在敬老院照顾老人,她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4年,先后为敬老院149位孤寡残疾老人养老送终,成为这些老人的“大孝闺女”。有老人临终前含着泪说:“汝珍啊,我对不起你呀,你不是女儿胜似女儿,下辈子我当牛做马再报答你的恩情吧!”如今,周汝珍老人一双手因为刷洗瘫痪老人换下的衣裤而得了风湿,弯曲着伸不直。但她豪迈地对我们说:“俺的‘精气神儿’倍儿足!”她还把老伴和儿媳都拉到敬老院来服侍老人,因为还有几十位老人需要她的支撑,这种支撑不仅是生活上的支撑,更是精神上的支撑。
四是“好人”不断涌现。一年多来,河北省推选出一大批“平民英雄”、“身边好人”,2012年8月、9月、10月,河北入选“中国好人榜”人数连续三个月位列全国第一。沧州市深入开展道德典型宣传评选活动,使“抱团儿做好事”成为新的“沧州现象”,14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上榜人数连续5年领跑全国地级市,“好人之城”的名气越来越响亮。多年来,沧州青县累计推出各类道德模范1800多人,其中,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的达90多人,2人获“中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5人获“河北省道德模范”称号,2人获省“百名百姓雷锋”和“美德少年”称号,1人成为“感动中国”候选人, 1人获得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称号,2人获“中华十大慈孝人物”提名奖。
2.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善行河北”活动开展以来,进一步强化了全省广大企业诚信经营、做良心产品的理念,进一步提升了政府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人们爱岗敬业、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展现。
在“好人之城”青县,道德品牌的“软实力”带来了经济发展的“硬效益”。河北滨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落户青县,投资方坦言:“我们就是看中‘道德青县’这个品牌!”近年来,青县引进新上了40多个超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总投资近150亿元,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财政收入5年翻了一番半。
在“全国文明村”岗上村,已建成标准化居民小区4个,高层住宅楼53栋,入住居民570余户,达到全村户数的95%。如今,岗上村自行车不加锁、门市不安卷闸门、楼房不安防盗网,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幸福指数很高。良好的村风促进了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村工业区已引进企业40余家,总投资近4亿元,201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2亿元,人均纯收入12470元。
“善行河北”已成为河北名片。今年,来河北旅游人数大幅增长,仅张家口市旅游收入就同比增长49.87%,参观青县道德展馆的人数达6.2万人。
3. 创新社会管理。
“善行河北”活动点亮了人们心中的道德明灯,使积善心、行善事、做好人蔚然成风,道德建设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凸显。2012年以来,河北省各类信访案件数量普遍下降50%以上,全省5万多个村庄稳定和谐,违法犯罪率大幅下降。此外,志愿者组织成为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