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既是经济主体,又身具一定行政级别。国企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比民营企业多了不少优势,使其也积存了一些顽疾。
卢峰提出,要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应该让国企和民企在更多领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打破垄断,“这也有助于清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肖俊表示,在一些国企腐败案件中,高管存在的过度集权、缺乏约束等问题,迫切呼唤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信息公开、政企分离。
目前,国企已普遍建立了人事、财务、审计等制度,但肖俊认为“一些制度仍然停留在纸面上”。他指出,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让市场而非行政对企业进行管理。“这是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营造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环境,尽快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出一批符合产业导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并在推进结构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李克强9月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我们已经并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推进结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分析人士称,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只有让民营企业与国企在更多重要领域展开竞争,才能更有效地推动经济转型与增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