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在中国大连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上,政府官员、行业领袖和学者就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新华社发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调整与转型期。2013年上半年,全球总体经济形势有所改善,在调整中艰难复苏,在转型中呈现弱增长。美日发达经济体出现复苏势头,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明显减缓,不同地区和国家间分化明显,国际贸易增长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呈戏剧性波动,保护主义继续盛行,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就如何看待今后一段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近日本报举行世界经济形势座谈会,部分专家就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明年走向发表看法,现将专家发言的部分内容整理,以飨读者
妥善应对世界经济复苏中的风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所长 吴洪英
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将面临一些风险因素,需要谨慎防范,妥善应对。
欧债危机仍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的风险。欧债危机已经爆发和持续了4年,但欧元区国家仍未完全化解这一债务难题。欧盟经济虽然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不大,但短期难有起色。目前,欧债危机只能依靠欧洲央行、IMF等提供的贷款来应对,但贷款终究要偿还,届时,债务危机还有可能卷土重来。此外,欧元区经济复苏所需的外部环境还未巩固,美日经济发展带给欧元区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从长期看,欧洲经济发展前景仍不太乐观。近来,欧债危机从国际关注的热点到“高债无忧论”的出笼,说明一些国家国家因扭转不了债务危机的现实,就开始操控舆论导向。债务的存在仍将是未来危机的隐患。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不确定性,给世界经济带来不稳定风险。6月19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首次明确表示,在预设前提情况下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QE3)的时间表,这一前提主要指标是失业率降至7%以下。伯南克表态后,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美元走高,股市大跌,全球资金流向备受关注。美国经济在美元的强势推动下呈现较强的复苏势头,但财政紧缩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仍可能对其经济走势以及世界经济构成一定冲击。随着下半年美国经济形势进一步发生变化,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存废成为下半年最大的不确定因素。IMF总裁拉加德表示,只要美联储能够逐渐并适当地宣布其货币紧缩的计划,世界经济就能承受美联储逐渐退出QE3。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