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极端重要性,对践行党的宗旨、贯彻群众路线提出了明确要求。海关是为国把关的执法部门,也是为民服务的窗口单位。在海关工作中落实执政为民,就是要把“为民”作为执法的价值追求,贯穿于把好国门、做好服务的各个方面,使全体海关人员将执法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当好国家的“把门人”和人民的“服务员”。
把执法为民作为海关执法的价值追求
执法为民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必须遵循的宗旨、方向和目的。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更加自觉地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无论环境和条件怎么变化,海关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执法为民的原则不能变。
执法为民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海关作为执法部门,就要把执法寓于服务之中,在执法中服务人民。这也是建设服务型海关的题中应有之义。
执法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执法工作中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党执政以后,一方面具备了更好服务人民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海关执法只有坚持为民导向,切实增强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做到在感情上不脱离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在方法上向群众学习,才能不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群众路线化为海关工作的具体实践。
在把关和服务工作中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饱含深情的话语,为我们开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海关系统始终做到执法为民,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忠诚把关、务实服务,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加强有效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不动摇,继续加强法治建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实现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把中国市场环境建设得更加公平、更富有吸引力。我国的经济体系高度开放,外贸依存度高,海关在维护进出口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我们要将“把好国门”作为海关的根本职责和第一要求,深化改革创新,提升进出口监管能力,始终做到监管有力有效,坚决维护进出境秩序和国家利益,积极推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创新海关监管,确保“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支持和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完善功能政策,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形成我国外贸发展新优势。针对当前跨境贸易电子化、虚拟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动上海、重庆等示范城市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促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有序发展,努力占领外贸发展制高点。
加强边境保护,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前进。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过程中,我们要加大对我国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社会道德有害的印刷品、音像制品的监管力度,严厉查缉违禁宣传品,集中打击和治理各类非法出版物走私活动,将危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危害国家安全稳定及危害社会公德的文化产品拒于国门之外。同时,加强对外向型文化企业出口行为的管理和服务,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和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支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