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六问:如何让农民安心上楼(2)

新城镇化六问:如何让农民安心上楼(2)

5 农民工同工同酬如何实现?

《决定》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实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工同工同酬提倡了多年,究竟该如何实现呢……

6 城市公共服务全覆盖钱从哪里来?

《决定》提出,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如果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势必会增加人口流入地的财政负担,钱从哪来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答题一

除耕地外土地都应入市流转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狭义上来说包括集体土地用地、农小型园区用地、山地、林地等,以往这类土地不允许市场流转,一般通过当地政府征收、管理、招拍挂等程序来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是长期以来没能涉及的改革,这就使农村土地要素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发挥,也影响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分析,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因此哪些土地可以流转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明确界定。目前市场上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除了耕地以外,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用地都是可以流转的。目前来看可以流转的这部分土地数量比较有限。

另外,从市场反映来看,农民对此次提出的土地同权同价期盼较大,期待着可以以此享受土地红利。专家认为,此次土地改革是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前提下提出,说明是把土地资源的配置权真正交给了市场,所以农村集体用地实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将交由市场决定。陈国强说,以后农村集体用地价格将不再是征用土地方单方面决定,农村集体组织、农民都可从中获取收益,但前提是要建立利益合理分享的机制。

答题二

农村资源可以转化为财富

《决定》有关城镇化的新表述凸显出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思路的重大转变。以往城镇化是靠工业化大量廉价劳动力来推动,农村各种要素没有有效利用和合理流动,现在提出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则是力图盘活城乡之间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形成统一开放的大市场,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农民如何从固有资源中获取更多财产权利,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进城后的生活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认为,这次把很多农村不明确的所有权都给出了界定,比如农民宅基地以往不是作为农民财产,不允许出租、买卖,现在宅基地与城里的房产权是平等的,买卖双方的权利都有保障。“将来宅基地既可以在农民内部流转,还可以用于经营目的,比如办农家院等。”陈国强说。

胡定寰还补充道,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只有对土地的使用权,不能抵押买卖,这就出现村里无偿拿地的情况,未来这种情况将有改观,农民可以把土地进行抵押贷款,在土地耕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让。并且,通过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可以让农村各种要素在交易市场进行挂牌,更加公平和透明。而农民财产权的保障,有利于农民用获得的收益到城里去安家立业,更快在城市立足。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