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六问:如何让农民安心上楼(4)

新城镇化六问:如何让农民安心上楼(4)

答题六

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人口市民化挂钩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段成荣认为,城市公共服务全覆盖是非常好的制度设计,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村人口进城后的问题,对于他们身份转变后的利益和待遇有一个兜底保障,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不公平,也直接关系到户籍改革能否成功以及城镇化质量能否提升。

对此,《决定》提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十八大报告此前也明确,在今后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陆杰华此前也表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也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根据此次改革内容,不论是在小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只要农民在城市中有正当的职业,就应该享受应有的社会公共服务。但现在一些城市希望农民进城务工,却不愿意给农民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教育、社保等社会服务都不愿意负担。“如果财政支持能跟着人走,城市接纳农民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流动人口应该享受的公共服务,由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