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切依靠群众,是工会组织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领我国工人阶级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必由之路。“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造福工人阶级,也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俗话说,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迄今为止的全部人类历史表明,无论是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都凝聚着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人民群众中隐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在中国,无论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还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都注定要动员起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生力军。这是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工会要巩固和发展好的形势,做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依靠职工群众,坚决相信职工群众,始终保持同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坚持职工群众主体地位,发挥职工群众首创精神,在职工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寻求工作创新的办法和途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尊重职工群众、甘当学生的情怀,虚心向职工群众学习。重视不重视向职工群众学习,善于不善于向职工群众学习,是检验工会组织工作是否贯彻落实“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的一项重要标准。职工群众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工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充分尊重职工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职工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职工群众在社会管理中创造的新经验,更好地促进工作。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工会组织工作的根本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认真倾听职工群众呼声,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包括农民工合法权益,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当前,要发挥好工会组织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就是要以基层工会为依托。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服务职工群众、做职工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工会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工会成为推动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把这作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要着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特别是注重加强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劳务派遣工等在内的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不断夯实和扩大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
着力加强基层工会活力建设,以建设职工之家为抓手,建立健全基层工会会务公开、会务评议职工之家等制度,推动基层工会特别是企业工会切实发挥作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
着力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着力推进基层工会工作者社会化、职业化试点工作,选择一批职业工会干部充实基层工会力量,主动争取与工会工作相关单位和部门合作,不断提高基层工会工作水平。
工会组织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深入开展”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大走访“主题活动。通过走出去开阔视野、请进来传播经验、到一线实践锻炼,培育创新理念,提升创新能力。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进行决策、部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努力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调查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既了解正面的意见,更了解不同的甚至反面的看法;深入、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使调查研究成为对事实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倡导“想干事的,一线就是阵地;能干事的,基层就是舞台”,在工会干部队伍中形成一线长才干、一线出干部的良好风气。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