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的表现及其克服对策(2)

形式主义的表现及其克服对策(2)

在全国人民奋力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形式主义的思想和实践,会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的伤害。小则不利于某一制度的贯彻落实,大则会给人民群众造成误导,形成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形式主义的作风不改变,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将会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

 三、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的方法

从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出发,寻找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改进作风。

1. 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思想根基。首先应该端正指导思想,树立正确观念。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形式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想克服形式主义,必须贯彻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宗旨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必须坚持按规律办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努力认识规律、自觉遵循规律、认真把握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权力观和政绩观; 必须牢固树立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的观念,抓工作与求实效相统一的观念和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观念,既做到能从基层实际出发,正确运用权力,落实决策指示,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说实话、办实事,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再就是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改进领导作风是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的关键因素。领导干部实事求是,了解基层各种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指标,拒绝浮夸的政绩、劳民伤财的活动和哗众取宠的形象工程,就会使形式主义无法通行。

2.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通过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摒弃封建文化传统中的“官本位”意识和习惯势力的束缚,从而铲除滋生形式主义的土壤。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首先,提倡文化创新,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更加名副其实。其次,要弘扬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旋律,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形成全社会的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铲除形式主义的流毒。最后,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能够正确判断是非曲直,从而做到自觉抵制形式主义。

3. 完善人才选用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形式主义的屡禁不止与选人用人制度和政治体制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由于绩效评价机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等缺乏制度的有效约束,使一些善于做表面文章的投机之徒得到重用,并不断衍生出效仿者,这为形式主义的滋长提供了土壤。为此,一是必须建立科学健全的选拔考评机制与监督制约机制,这是正确评价单位与个人,准确识别和使用干部,促进作风转变的重要保证; 二是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把臃肿和人浮于事的机构精简成高效服务的机构,借助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东风,切实促进机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从而铲除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体制性土壤。

4. 严肃政治纪律,加强监督。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歪风邪气,一个重要的因素还是要严肃政治纪律,加强系统内外的监督。严肃政治纪律一方面要对那些靠不求实效、弄虚作假、作风漂浮、搞形象工程和表面文章讨好上级的党员干部,根据情节轻重,给以严肃的党政纪律处分,进而防患于未然; 另一方面,要真正把那些脚踏实地、不图虚名、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干实事的人才用起来,不让老实人吃亏,进而更好地鼓励人们在做工作的时候求实求真。加强监督,不仅要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周围群众的意见,使那些搞形式主义的人前进无路、后顾有忧; 还要使人民群众能充分的行使监督权,依法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使国家机关在具体行使权力的过程中随时接受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同时,应建立健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通过民主和法制的不断完善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使形式主义无所遁形。为此,国家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全面的监督体系,使监督者和被监督者都能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辨别能力,强化群众的监督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同形式主义作斗争; 疏通民主渠道,推进制度创新,为群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谭政军事文选[M].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6.

[2] 年福纯. 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科学指南[M].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0.

[3] 西正科. 推进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M]. 北京: 海潮出版社, 2009.

[4] 罗云瀚. 论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3) .

[5] 孙俊杰. 浅论如何克服形式主义转变工作作风[J]. 学术研究, 2012,( 6) .

[6] 王寿林. 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N]. 人民日报, 2012- 06 - 20.

[7]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