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化观的方法论意义(2)

马克思文化观的方法论意义(2)

马克思不仅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经济分析相联系,还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制度分析相联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明确指出,文化在阶级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5]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进行精神文化创造的人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其特定的阶级地位和阶级立场,影响和制约着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和目的,并进而体现到他们所创造的社会精神文化产品之中。作为精神文化的生产者,统治者在进行精神文化的生产时,一方面,会直接生产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的意识形态文化;另一方面,会依据自己的阶级地位和政治立场作出自己的思想文化阐释,形成表征和维护特定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的社会主流文化。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6]文化存在于一定的政治环境中,文化的功能也是在与政治的协同作用中体现出来。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意识等对社会的文化生态及其变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注意制度分析,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精神文化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多元文化、多种思潮的凸显,西方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等主张屡见不鲜,这些看法不能不引起注意。冷战时期的思维方式固然需要改变,但是完全抛弃制度分析进行所谓纯“客观”的文化研究,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

马克思不仅分析了经济、政治因素对文化的决定和制约作用,同时还分析了文化的特点和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及其对经济、政治发展的能动的反作用。正是由于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及其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重要作用的整体性的把握与认知,马克思才有可能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实现文化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总之,马克思的文化观告诉我们,文化建设不能孤立地进行,应该把文化建设与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始终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始终注意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要有全局的眼光。这一研究方法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运用,但是在自觉地并且能够将这一方法唯物辩证地加以运用方面,应该说还没有达到马克思的思想高度。这就需要加强方法论上的研究,以充分发挥马克思文化理论的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二、观察文化发展的新视野

马克思文化观的理论贡献,不仅仅在于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观点,更重要的在于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在考察精神文化发展问题时,不能仅仅从一国的视野来考虑,必须同时具有世界性的眼光。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对于正确认识社会精神文化现象、合理引导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和发展,是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任何文化都是由处于特定自然环境和地域、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具有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特征的群体所创造的。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共同的语言和心理,决定了这个群体在文化观念上具有与其他民族所不同的基本特点,即文化的民族的性质。因此,在马克思看来,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认为,文化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鲜明的世界性。文化的世界性是伴随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而形成的。马克思曾经根据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普遍性质,探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7]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和世界历史的形成,文化发展必然要突破民族和地域狭隘性而走向世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8]这不仅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伟大预言,而且也是对文化的开放性、世界性特点和规律的揭示和说明。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辩证统一的。任何世界性的文化共性,都存在于并且只能存在于文化的民族个性之中;而任何民族文化个性的发展,也都必须在世界文化秩序整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多样性,各个部分便不能形成一个能够生长、发展、繁殖和创造的实体。没有整合,各种不同的成分便不能结合成为一个单一的能动的结构。”[9]因此,为了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都必须正确处理全球化、普遍化与“民族化”、“个性化”的关系,坚持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统一,并在实践中逐步实现以多样性为基础的更高程度的统一性。只有这样,才符合人类文化发展的辩证本性,才能促进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的大发展。

在世界普遍交往的今天,不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多么尖锐,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对其他民族的文化采取全面拒绝的态度,而必须进行交流。向世界开放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民族文化必然要走向世界文化。在世界文化趋势下,中国迎接世界挑战的选择已无法回避。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文化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第一,自觉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往,坚持开放融合的文化发展观。作为全人类的智慧结晶,精神文化本身是没有国界的,是世界性的。要实现精神文化产品的世界共享,就需要世界性的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精神文化交流。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交流的频率不断增强,各民族文明融合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任何民族文化都不可能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下独立发展。经验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开放、包容、融合的文化发展观,积极、大胆、广泛吸取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和文化精华,才能够以本土文化丰富世界文化,以世界文化促进本土文化,从而加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繁荣。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