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化观的方法论意义(4)

马克思文化观的方法论意义(4)

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观,首先必须做到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着眼点。精神文化是由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所创造的,它的载体也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文化建设和发展要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和切入点,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满足的程度是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不仅如此,我国的精神文化建设还要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形成、发展和实现过程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向着科学、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使人的身心、思想道德、科学文化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必须注意发展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发展大众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发展大众文化,就要充分尊重和挖掘国内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发展大众文化,还要处理好其与“高雅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都有自身的鲜明优势,两者对人的全面发展都有意义和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观,还必须注意增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马克思始终把无产阶级的文化自觉作为实现无产阶级解放,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恩格斯曾指出:“凡是要把社会组织完全加以改造的地方,群众自己就一定要参加进去,自己就一定要弄明白这为的是什么,他们为争取什么而去流血牺牲。”[14]因此,必须注重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成为一种自觉的变革社会的政治力量,最终实现 “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

再次,这是正确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之必需。研究马克思文化观有助于实现我国社会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社会发展平台的转换。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由于我国社会突出的“二元化结构”和现代化的“后发式”特点,我国的现代化一开始就面临着既要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又要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双重使命。它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以物质生产为平台向以精神生产为平台的转换。一方面,以精神生产为主导,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在发展知识经济的同时,利用高新科学技术改造我国传统的农业和工业,以便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朝着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迈进。这是目前我们研究马克思文化理论的主旨所在,也是马克思文化观给我们当代人的重大启示之一。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由此可以看出,党和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当前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的矛盾凸显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无疑会对其他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4][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 第52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4页。

[7][8][10][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88页, 第276页, 第98页, 第274页。

[9] [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引论。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13]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于2003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521页。

(作者简介:李素霞,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李延江,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