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理论界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首都理论界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核心提示:日前,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社科联联合举办了“首都理论界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来自首都高校、社科单位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原标题:众专家、多领域详解改革《决定》精神—— 首都理论界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日前,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社科联联合举办了“首都理论界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来自首都高校、社科单位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本版为发言摘登。

凝聚推进改革的共识

郭建宁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路线图,中国将掀起新一轮的改革热潮。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35年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明显的特征是渐进式改革,表现为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外围后核心,先试验后推广,先易后难。渐进式改革的好处是可以减少阻力,容易起步与成功,避免巨大动荡与风险,逐步积累经验。但是也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当前,对改革的争论在增加,改革的代价、成本、难度在增大,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积累的社会矛盾凸显。三中全会就是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比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涉及面十分广泛,是一个系统和整体。比如“三个解放”,即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内容也很丰富,是一个系统和整体,需要相互促进,全面推进。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改革理论前所未有地得到提升

韩庆祥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聚焦点,是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我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个主要体会。

从第一个节点来看,习近平同志当选总书记以后,就开始着手思考改革的议题。第二个节点,当选总书记以后,考察的第一站是深圳,即改革的前沿阵地。第三个节点,在三中全会召开前,政治局常委非常密集地对改革发声,其力度、广度、深度前所未有。所以《决定》实际上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一年来所有工作的总结、提升和升华。

当今改革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攻坚区、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的阶段。这和1978年的改革比较,力度、广度、深度都不大一样了。1978年主要是处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稳定的问题不是很突出。但今天的改革,不仅要处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还要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当今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决定》讲指导思想的时候,提出“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与稳定和谐有关。另外,1978年定的改革目标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次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决定》把一切大的问题都纳入到改革的框架中思考。比如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放在改革框架中思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体系也是在这个框架中思考,“两个百年目标”也是在这个框架中思考,实现中国梦也是在这个框架中思考。从中可以看出改革的问题具有统领性。

《决定》中回答了为什么改革,改革具有什么样的历史特点,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等。改革理论前所未有地得到提升,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系统化的特色。 

(作者为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