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都将人民的幸福作为矢志不渝的神圣使命,并把这一追求贯穿于党的所有工作始终。在开启新征程的党的十八大上,我们党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再次为党员干部定准了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群众坐标”,即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随后,中央政治局又迅速制定出台了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新领导集体更是带头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十八大新风向世人彰显了党的“群众属性”,也昭示了党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毋容置疑,要使党永葆生机活力,要人民群众共享幸福美好生活,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
一、坚持心系群众,保持好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一个政党要发展,首先是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他们的一致拥护;这个政党成为执政党之后,能否巩固其地位,则却取决于其是否坚持群众路线,是否能够保持与人民群众间的血肉联系。
首先,要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一个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正是因为她一直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心系群众,一切从群众出发。
在延安时期,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先生为减轻人民负担,提出“精兵简政”的主张。其时,我党处境十分艰难,日本人和国民党都虎视眈眈,再减兵员,意味着自损战斗力,但毛泽东同志毅然采纳了这一建议。共产党一心为群众,群众则全力支持八路军,我们党如鱼得水,力量反而更加强大。正是依靠这种“鱼水关系”,我们党无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下都能生存和发展。
其次,要摆正自身的角色定位。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由革命党变成执政党。此时,一些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认为不是我们离不开群众,而是群众离不开我们;甚至觉得群众觉悟低、很难缠,不愿和群众打成一片。在工作方法上,习惯靠命令来强迫和压服群众;在履行职责上,,对个人事务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对群众事务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党群、干群的“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干部认为群众不听话,群众认为干部不像话。这既是一种民心向背的信号,更是执政基础的大问题。
需知,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真正的主人,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赋予我们管理社会的权力,并向我们支付“佣金”,既然我们“受雇”于群众,就要坚守职业道德,始终成为群众合法权益的“守护神”。
建国以来,历届鹤山党委都十分重视群众问题,坚持群众路线,为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在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鹤山市委因应鹤山人民共享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提出了“创造鹤山品质,促进幸福共享”的战略目标。今年以来,鹤山市委着力践行群众路线:制定了“八项规定”实施方案,对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出国出境等均作了严格规定;厉行节约,以新春植树活动代替以往的新春茶话会;连续举行了四场项目建设推进会,以实际行动拉开了真抓实干、促进幸福共享的工作序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