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道路为什么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新型城镇化道路为什么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中美城市化历史进程的比较研究

核心提示:城镇化和大都市化,是当前中美两国在城市化道路上的不同路径,是两国在不同国情的基础上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选择,各具特色。美国是典型的市场化国家,市场机制在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城市的兴衰嬗变与城市的市场竞争力密切相关。

城镇化和大都市化,是当前中美两国在城市化道路上的不同路径,是两国在不同国情的基础上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选择,各具特色。美国是典型的市场化国家,市场机制在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城市的兴衰嬗变与城市的市场竞争力密切相关。美国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顺序推进,由工业时代的传统城市化走向后工业化时代的新城市化和大都市化。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则深受政府政策的调控和影响,表现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在城市的地位、土地利用、劳动力流动等决定城镇化进程的诸多要素方面,中央政府均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带有明显的地区差别,呈现出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水平相应的多样性特征。

市场机制或政府政策对于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并非绝对,而是各有侧重,同时受到两国自然、社会环境和经济、行政体制的影响。两国城市化在地理空间、土地利用和社会特征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这种比较有利于我们当前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探索。

城市化的空间特征

城市化的空间特征展现了城市的地理分布,以及不同规模城市的布局和城市之间联系的紧凑程度,也体现了城市化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状态。

美国的城市化人口在1920年就超过了50%,工业城市大体完成了对劳动力的聚集过程;之后,美国进入了大都市化发展阶段,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地域的扩张主要发生在大都市区的范围之内,①及至1940年,全国接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大都市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大都市化的入门阶段。2000~2009年,全国5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区人口增长基本都在10%以上(见表1),而非大都市区人口增长仅为2.6%。到2010年,美国83.7%的人口生活在全国366个大都市地区,大都市区人口的增长速度至少是全国增长速度的2倍。

美国大都市化的发展趋势是大型大都市区的优先增长。1990年,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型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一半,达53.4%,美国成为以大型大都市区为主的国家;2000年,5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近20%,东北部和中西部两个大都市连绵带,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则高达31.5%。这种趋势在21世纪前10年得以延续,2010年,纽约和洛杉矶两个大都市区的人口各占全国总人口的6.1%和4.2%,美国大约每10个人当中,就有1人居住在这两个大都市地区。大型大都市区对各州人口的聚集效应更为明显,特别是在南部人口增长较快的州。2010年,亚特兰大大都市区人口占佐治亚州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达54.4%,过去10年全州新增人口的68%居住在亚特兰大;在人口大州得克萨斯,休斯顿和达拉斯-沃思堡两个大都市区的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9%,过去10年新增人口占全州新增人口的56.9%。②

中国的城镇化速度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前后差距明显。1949~1978年间,我国城镇化率从10.6%上升至17.9%,30年间仅增长了7.3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取得了快速进展,到1990年增长到26.44%。世界城市化规律表明,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城镇化再次提速,到2011年末,城镇化率达到51.27%,迈过现代城市化国家的门槛。

1

2011年,我国共有地级及以上城市288个,市辖区人口总数3981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9.5%;市辖区面积6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7%,城市平均人口密度为619.2人∕平方公里;超过400万人口的城市人口约10340万人,占全部市辖区人口的约1∕4强。从不同规模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量增减中可以看出,在2000~2011年间,我国20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增加比例较高,表明我国城镇化人口也出现了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见表2)。

在城市人口向大城市和大都市区集中的过程中,中美两国城市化在地理空间上也表现出了各自的特征。一方面,美国的大都市化对人口与经济的聚集特征明显。2004年,美国244个大都市区,占国土面积的26%,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达83%,创造了全美就业岗位的85%和全美GDP的86%,人口、就业和经济总量之间的比例较为均衡。③有学者预测,在2005~2040年间,美国新增人口的70.3%、新增住房的71.1%和新增就业的68.8%,都将会集中在美国最大的10个大都市连绵带。④中国的城镇化对人口的聚集特征同样明显,省地两级城市市辖区的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6.7%,集中的户籍人口近30%,而对经济活动的聚集程度更高。2007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等6大城市连绵区,占国土面积的12.38%,集中了全国22%的人口,GDP占全国的比重却高达50%,⑤这既表明了6大区域在经济上的重要性,也提示了我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显著;既说明经济发达地区未能集中相应的城镇化人口,也说明中西部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跟不上人口城镇化的步伐。

2

另一方面,美国的人口聚集特征从全国范围看,是向大型大都市区集中,而在大都市区内部,则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即人口并非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市,而是散布于整个大都市地区的中小城市。大都市化以来,大都市区内的人口分布趋势是中心城市人口下降,而郊区人口持续增长,至2000年,郊区人口比例达到一半(参见图1)。比如,作为美国最大的大都市区,纽约大都市区人口虽然达到近2100万人,但却是分布在横跨纽约、新泽西和康涅狄格三州的广大城市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800人。中国城市地区人口的聚集特征为大集中、小分散,即多集中在市辖区,外围人口相对分散。从常住人口看,2011年末,30个城市人口超过800万,13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人口总数约2176万,比纽约大都市区稍多,但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6200人,是纽约大都市区的近3.5倍。⑥与美国城市化人口分散于整个大都市不同,我国的城镇化人口多集中在中心城市。受到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城镇化地区还未形成以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依托的大都市区,城市人口无法有效向市辖区以外的周边地区扩散。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